[发明专利]实现多重开关效应的智能柔性透明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74841.0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1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廖景文;杨明瑾;官冠;候伟强;钱小立;袁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F267/06 | 分类号: | C08F267/06;C08F220/24;C08F283/00;C08F2/48 |
代理公司: | 广州容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何雪霞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多重 开关 效应 智能 柔性 透明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实现多重开关效应的智能柔性透明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导电相二级前驱体液、柔性相二级前驱体液、助剂以及复合引发剂;所述智能-导电相二级前驱体液、柔性相二级前驱体液及助剂质量比为50:5~35:1~8,所述复合引发剂的添加量为智能-导电相二级前驱体液和柔性相二级前驱体液总质量的3~12%;
所述智能-导电相二级前驱体液为3,4-乙撑二氧噻吩及噻吩含氟衍生物按质量比5:2~8组成;
所述柔性相二级前驱体液为氟丙烯酸酯和官能度6的聚丙烯酸酯单体,按质量比5:1~5组成;
所述复合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1-羟基环已基苯基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酮、二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或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中的两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多重开关效应的智能柔性透明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噻吩含氟衍生物为N-六氟苯-2,5-二噻吩吡咯或5-氟噻吩-2-甲酸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多重开关效应的智能柔性透明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聚丙烯酸酯单体为全氟辛醇丙烯酸酯、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或全氟癸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所述官能度6的聚丙烯酸酯单体为聚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或聚氨酯六丙烯酸酯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多重开关效应的智能柔性透明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剂为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十二烷基氨基丙酸或3-磺丙基十四烷基二甲甜菜碱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多重开关效应的智能柔性透明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引发剂组分的复合质量比为1:0.4~2。
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多重开关效应的智能柔性透明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导电聚合物单体3,4-乙撑二氧噻吩及噻吩含氟衍生物按质量比5:2~8搅拌混匀形成智能-导电相二级前驱体液;
S2、按质量比5:1~5将含氟丙烯酸酯和官能度6的聚丙烯酸酯单体搅拌混匀形成柔性相二级前驱体液;
S3、将步骤S1和S2所得的智能-导电相二级前驱体液和柔性相二级前驱体液与助剂按质量比50:5~35:1~8搅拌混匀,再按智能-导电相二级前驱体液和柔性相二级前驱体液总质量3~12%加入复合引发剂混匀形成一级前驱体液;
S4、将步骤S3所得的一级前驱体液涂覆于基材表面,紫外光辐射固化印刷出柔性透明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现多重开关效应的智能柔性透明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所述的涂覆为浸涂、旋涂、Mayer棒式涂或喷涂中的一种,涂覆厚度为0.3~1.5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现多重开关效应的智能柔性透明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所述的基材为光滑的玻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现多重开关效应的智能柔性透明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所述的紫外光的辐射波长为365nm、辐射强度为50~200mW/cm2,辐射时间为90~36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未经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484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耐磨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