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卫星高频头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75413.X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0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方沁沁;李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站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50 | 分类号: | H04N5/50;H04N7/20;H04N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换器 单元电路 光纤信号 中频信号 数字信号转换器 堆栈存储器 高频头本体 卫星高频头 屏蔽罩 馈源 转换 光纤 低噪声宽带放大器 带通滤波器 功率分配器 平衡混频器 中频放大器 数字信号 信号衰减 组合形式 多频段 传输 转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卫星高频头,包括高频头本体,高频头本体包括馈源、连接馈源的屏蔽罩以及设于屏蔽罩内的单元电路,所述单元电路包括低噪声宽带放大器、带通滤波器、功率分配器、平衡混频器和中频放大器,单元电路还包括数字信号转换器、堆栈存储器和光纤信号转换器,数字信号转换器用于将中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堆栈存储器用于将多频段组合形式转化为0.95GHz‑5.45GHz内的频率,光纤信号转换器用于将中频信号转换为光信号。本发明通过光纤信号转换器将中频信号转换成光信号,能提高传输速率,降低信号衰减,减少安装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频头领域,特别是一种光纤卫星高频头。
背景技术
高频头一般用于接收高频信号和解调出视频信息的一种装置,也是公共通道的一部分。尤其是现有的电视机用高频头,其就是接收电视信号的调谐及高频信号放大。
现有的高频头一般分为数字信号高频头和模拟信号高频头,随着微波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数字信号高频头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数字高频头的作用是接收数字电视高频信号,并进行频道选择和高频信号放大及变频处理,有些还带中频信号放大和高频数字信号解调功能,高频数字信号经解调后,输出的数字信号为传输流,它是以帧为单位的数字信号传输流,每一帧数字信号中含有同步头、数据和结尾等信号。
现有的高频头一般只能通过同轴数据传输,而同轴电缆的体积大,传输的频带和速率低,需要在下行端再安装一个光传输转换装置,安装使用成本高,安装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光纤卫星高频头,解决了传统同轴电缆传输频带和速率低,以及信号衰减的难题,本申请通过光纤信号转换器将中频信号转换成光信号,能提高传输速率,降低信号衰减,减少安装使用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光纤卫星高频头,包括高频头本体,高频头本体包括馈源、连接馈源的屏蔽罩以及设于屏蔽罩内的单元电路,所述单元电路包括低噪声宽带放大器、带通滤波器、功率分配器、平衡混频器和中频放大器,单元电路还包括数字信号转换器、堆栈存储器和光纤信号转换器,数字信号转换器用于将中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堆栈存储器用于将多频段组合形式转化为0.95GHz-5.45GHz内的频率,光纤信号转换器用于将中频信号转换为光信号。
优选的,高频头本体下部设置由光纤输出端口和F电源端口,光纤输出端口直接与光纤相连,而F电源端口有两个功能,一个是给高频头本体提供电源,另一个是传输下行信号。因为光纤高频头不能加载电源,因此,将同轴电缆变成高频头本体的电源线,既提供电源,又传输下行信号。
优选的,馈源上设置有介质极化移相片、V极化探针和H极化探针,在信号处理电路中,利用馈源接收卫星信号,然后通过介质极化移相片将进入馈源的水平极化信号和垂直极化信号分别输出给H极化探针和V极化探针。
优选的,介质极化移相片的材质采用聚四氟乙烯,该介质极化移相片用于对馈源接收的卫星信号进行隔离,使其水平极化信号和垂直极化信号互不干扰。
优选的,馈源内的介质极化移相片与极化探针呈 45°夹角插装在馈源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同轴电缆传输频带和速率低,以及信号衰减的难题,本申请通过光纤信号转换器将中频信号转换成光信号,能提高传输速率,降低信号衰减,减少安装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高频头本体,102-馈源,103-光纤输出端口,104-F电源端口,105-数字信号转换器,106-光纤信号转换器,107-屏蔽罩。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站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站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54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