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有封装机构的燃料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75476.5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6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卢璐;邓晗;徐洪峰;史继诚;傅杰;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04007 | 分类号: | H01M8/04007;H01M8/04089;H01M8/2475 |
代理公司: | 大连优路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9 | 代理人: | 宋春昕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有 封装 机构 燃料电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有封装机构的燃料电池,包括氢气输送口、底座、壳体和催化层,所述底座顶部的两端皆安装有立柱。本发明通过底座的顶部靠近立柱的内侧安装有壳体,立柱靠近壳体的外侧均匀安装有第一限位块,且相邻的第一限位块之间皆设有紧固杆,紧固杆的两端分别贯穿限位块的外侧并分别安装有第一紧固螺母和燃料电池靠近流场板的外侧均匀安装有第二限位块,且相邻的第二限位块之间皆设有拉杆,拉杆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二限位块延伸至第二限位块的外侧并安装有第二紧固螺母,便于提高燃料电池的稳定性能和增加支撑力度,同时也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且壳体为工业塑料制成,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无需再设置其它绝缘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设有封装机构的燃料电池。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一种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装置,又称电化学发电器,由于燃料电池是通过电化学反应把燃料的化学能中的吉布斯自由能部分转换成电能,不受卡诺循环效应的限制,因此效率高;另外,燃料电池用燃料和氧气作为同时没有机械传动部件,故没有噪原料,排放出的有害气体极少,使用灵活方便、能量密度高等优点,由此可见,燃料电池是最有发展前途的绿色环保发电技术。
现有的,燃料电池在使用时,散热效果差和效率低,不能对内部产生的热量及时进行散发,从而降低了电池的使用安全性能以及寿命,同时,设有的封装机构不能保证均匀和恒定的受力,导致电池堆内部各点内阻不均匀以及反应效率不一致,从而使各处的发热量不一致,容易造成局部过热,损坏电堆本体不能保证电池堆的正常工作,当局部压力过高容易导致电池堆损坏,从而降低了使用寿命,还有,由于电堆是碳板一块一块重叠在一起,在自身的重力下容易下垂,导致使用时的稳定性能差和支撑力度不够,从而影响了燃料电池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封装机构的燃料电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散热效果差和效率低,不能对内部产生的热量及时进行散发,从而降低了电池的使用安全性能以及寿命,同时,设有的封装机构不能保证均匀和恒定的受力,容易造成局部过热,损坏电池堆本体,导致不能保证电池堆的正常工作,还有,稳定性能差和支撑力度不够,从而影响了燃料电池的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设有封装机构的燃料电池,包括氢气输送口、底座、壳体和催化层,所述底座顶部的两端皆安装有立柱,且底座的顶部靠近立柱的内侧安装有壳体,所述立柱靠近壳体的外侧均匀安装有第一限位块,且相邻的第一限位块之间皆设有紧固杆,紧固杆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一限位块的外侧并分别安装有第一紧固螺母,所述壳体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燃料电池,且燃料电池的外侧的四周皆安装有流场板,所述燃料电池的内部设有电池堆,且燃料电池的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芯杆,芯杆的两端皆贯穿壳体延伸至壳体的外侧并分别安装有正极和负极,所述壳体的内部靠近燃料电池的两侧皆安装有第二隔板,且第二隔板与壳体之间设有风道,且第二隔板上均匀设有散热孔,所述第二隔板靠近风道的一侧均匀安装有散热翅片,且第二隔板皆通过固定件与流场板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外侧的两端靠近风道位置分别安装有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且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远离风道的一端皆贯穿壳体延伸至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二隔板靠近燃料电池的一侧均匀安装有凸块,且凸块远离第二隔板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凸块的内部设有固定腔,且固定腔的内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靠近通孔的一端通过限位块安装有固定杆,且固定杆远离限位块的一端贯穿通孔延伸至限位块的外侧并与流场板固定连接,所述燃料电池靠近流场板的外侧均匀安装有第二限位块,且相邻的第二限位块之间皆设有拉杆,拉杆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二限位块延伸至第二限位块的外侧并安装有第二紧固螺母。
优选的,所述正极和负极的外侧皆设有防护罩,且防护罩正极和负极的一端皆与壳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为工程塑料制成,且壳体的内部靠近燃料电池的两端皆安装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隔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一端的外侧靠近正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氢气输送口和排水口,且壳体另一端的外侧靠近负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氧气输送口和排气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交通大学,未经大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54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