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置机械同步装置的作动筒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75622.4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5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齐广东;刘晓霞;何连明;陆聪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长春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田春梅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体 作动筒 活塞杆 机械同步装置 活塞杆组件 内置 同步机构 设计技术领域 产品故障率 同步运动 侧向力 接触处 衬套 杆端 抗磨 伸入 节约 配合 | ||
一种内置机械同步装置的作动筒作动筒同步设计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可靠性差以及造成作动筒损坏的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内置机械同步装置的作动筒包括:筒体;从所述筒体一端伸入并和所述筒体配合往复运动的活塞杆组件;设置在所述活塞杆组件中的活塞杆位于筒体外侧一端部的杆端组件;以及设置在筒体另一端和所述活塞杆组件的同步机构;多个作动筒中的同步机构连接同步运动。本发明提高工作的可靠性,节约成本,位置精度高,产品故障率低,在活塞杆和筒体接触处设置有衬套,在活塞杆相对筒体往复运动时起抗磨作用,减少侧向力对活塞杆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动筒同步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置机械同步装置的作动筒。
背景技术
作动筒作为运动驱动部件,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现有技术中的作动筒分为液压控制以及电动控制两种,目的是通过驱动控制的活塞杆伸出或缩进运动。在不同应用环境中,会涉及到多个作动筒协同工作的情况,并要求多个作动筒活塞杆伸出或缩进过程速度与位置一致;针对现有的结构及驱动原理,不同作动筒组件使用不同的液压系统或电控系统进行驱动,因作动筒组件加工、装配存在误差,各作动筒组件的活塞不可能同时到达作动筒设计的行程终点,速度和位置不能达到一致,使用的可靠性差,同时,容易对部分作动筒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内置机械同步装置的作动筒,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可靠性差以及造成作动筒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内置机械同步装置的作动筒包括:
筒体;
从所述筒体一端伸入并和所述筒体配合往复运动的活塞杆组件;
设置在所述活塞杆组件中的活塞杆位于筒体外侧一端部的杆端组件;
以及设置在筒体另一端和所述活塞杆组件的同步机构;多个作动筒中的同步机构连接同步运动。
所述活塞杆组件包括:
位于所述筒体内部并相对筒体往复运动的活塞;
一端伸入筒体内部和所述活塞固定连接的活塞杆;
位于所述活塞杆内部同轴设置的冷却套管,所述冷却套管通过活塞杆上设置的阻尼孔和冷却油路连接;
以及花螺母,所述花螺母与活塞杆连接。
所述活塞杆和所述筒体连接处包括螺套、第一锁紧螺母、第一锁片和衬套;所述螺套套在所述活塞杆上,一端部和所述筒体螺纹连接,第一锁紧螺母和所述筒体螺纹连接,和所述螺套作用锁紧,所述第一锁紧螺母和螺套接触处设置有第一锁片,所述衬套设置在所述筒体内表面和所述活塞杆接触处。
所述同步机构包括:
和所述筒体端部的端盖固定连接的壳体;
一端通过轴承和所述壳体连接的丝杠,所述丝杠另一端伸入所述筒体内部;
和所述丝杠螺纹连接的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和活塞杆组件中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
固定在所述丝杠位于壳体内一端的蜗轮,所述蜗轮和所述丝杠同轴设置;
以及和所述蜗轮啮合的蜗杆,所述蜗杆的一个端部设置有轴向软轴安装孔;相邻两个作动筒的中的蜗杆端部的软轴安装孔通过软轴连接。
所述活塞杆和所述活塞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杆端组件包括:
一端和所述活塞杆端部螺纹连接的杆端轴承座;
和活塞杆端部螺纹连接的第二锁紧螺母;
设置在活塞杆和所述杆端轴承座连接处第二锁紧螺母和杆端轴承座之间的第二锁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长春控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长春控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56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