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模型的建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75650.6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6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陈雷;单宝龙;王春凤;谷巍;鹿瑶;姜延龙;张甜甜;王红;吕文亮;林显华;徐海燕;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18 | 分类号: | C12Q1/18;C12Q1/10;A01K67/02;A23K50/75;A23K10/18;C12R1/4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洁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日龄 鸡白痢沙门氏菌 白痢沙门氏菌 雏鸡 种鸡 动物模型 发病症状 精神状态 日龄雏鸡 药物研发 一致性好 饮食饮水 重要支撑 软管 剖检 制备 成功率 感染 观察 死亡 | ||
本公开涉及一种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选择鸡白痢沙门氏菌CVCC533作为攻毒菌株,选择0日龄雏鸡开始预饲,预饲至3日龄;攻毒采用经口软管法,于3日龄、4日龄上午分别进行一次攻毒,2次攻毒在24h内完成,攻毒菌液浓度为4.0×108CFU/mL~4.0×109CFU/mL;攻毒后观察雏鸡的精神状态、饮食饮水情况,对死亡雏鸡进行剖检。制备得到的动物模型贴近临床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感染模式、操作简单、成功率高、重复性好、一致性好、动物发病症状典型,为相关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支撑。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模型的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严重危害雏鸡和青年鸡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以经卵垂直传播和消化道感染的水平传播为主。患病雏鸡精神沉郁,羽毛蓬乱,离群半蹲,呈昏睡状,饮水、采食均下降,嗉囊空无饲料,有的有气体;呼吸困难,相互扎堆,造成少数弱雏压死,极少数后期跋行;病初排含泡沫稀便,后转为白色稀便并粘连泄殖腔周围绒毛,导致病雏排便困难,可见努责、呻吟,甚至发出尖叫。剖检病死鸡,最明显的变化是肝脏肿大、充血、质脆易碎,有粟粒或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灶;胆囊充盈肿大;脾脏肿胀、出血;肺脏有灰白色脓性坏死灶;心脏有白色隆起的坏死灶;胃肠道浆膜面和粘膜面有大小不等的白色坏死灶;盲肠肿胀,内有干酪样坏死物。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通常2周龄左右最易发病且呈流行性,3周龄以上的鸡发病后极少死亡,耐过鸡则发育不良,成为慢性患者或带菌者,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我国目前对该病的防治主要是通过检疫并淘汰阳性鸡等措施以净化种鸡场。大多数商品鸡饲养者,还是主要通过抗生素防治该病,但抗生素使用不当或滥用,往往达不到控制该病的目的,还常常导致药物残留和耐药菌株的出现,近年来,该病有扩大流行的趋势。研发防治鸡白痢的新型兽药,再次引发人们重视。
疾病动物模型可以解析疾病发生的生理病理机制,服务于疾病预防和治疗的药物研发,是兽药研发及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支撑条件。
目前,关于发明人所知晓的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攻毒方式采用注射或口服滴喂,注射攻毒直接引发血行感染,不符合临床鸡白痢的感染模式;滴喂会导致雏鸡呛咳,引发肺部感染,雏鸡死亡过快、操作中意外死亡较多;预饲不合理,影响造模效果;目前报道中,建模多采用SPF(无特定病原)雏鸡,对实验室环境的净化级别要求较高,且多采用对雏鸡症状的观察作为评价模型建立的标准,主观性强,以上存在的情况导致实际操作中重复性差,效果不稳定。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背景技术,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模型的建立方法,该模型贴近临床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感染模式、操作简单、成功率高、重复性好、一致性好、动物发病症状典型,为相关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支撑。
本公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在本公开的一个或一些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模型的建立方法,该方法包括:
选择鸡白痢沙门氏菌CVCC533作为攻毒菌株,选择0日龄雏鸡开始预饲,预饲至3日龄;攻毒采用经口软管法,于3日龄、4日龄分别进行一次攻毒,2次攻毒在24h内完成,攻毒菌液浓度为4.0×108CFU/mL~4.0×109CFU/mL;攻毒后观察雏鸡的精神状态、饮食饮水情况,对死亡雏鸡进行剖检。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或一些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用于评价鸡白痢沙门氏菌病药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上述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模型的建立方法得到的动物模型。
与本发明人知晓的相关技术相比,本公开其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56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