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紧固件封包密封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75997.0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5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白鸿博;李同;梁斌;许延;王栋;刘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5/10 | 分类号: | B64F5/10;B05C17/005;F16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10221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包 紧固件 刻度标示 密封工具 密封剂 紧固件头部 侧壁 密封 被连接件 壳体一端 密封效果 活动罩 底壁 壳体 罩设 标示 飞机 保证 | ||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紧固件封包密封工具及其使用方法,该紧固件封包密封工具用于对紧固件封包,紧固件安装在被连接件上,紧固件封包密封工具包括壳体,壳体一端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包括底壁和侧壁,第一凹槽能够活动罩设于紧固件头部,第一凹槽的侧壁上设有刻度标示,刻度标示用于标示第一凹槽位于刻度标示位置至第一凹槽底部之间部分的容积,封包时仅需在第一凹槽内注入密封剂,然后将第一凹槽罩设于紧固件头部,操作简单且效率高,能充分保证密封质量和密封后封包外观的一致性;并且注入密封剂的量可以根据刻度标示进行确定,可防止密封剂用量过多导致飞机重量增大,或者密封剂用量过少导致密封效果不合格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机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紧固件封包密封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燃油箱是机翼的重要组成部分,燃油箱的密封效果直接关系到飞机的安全性。《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包括CCAR-25.963“燃油箱总则”、CCAR-25.561“应急着陆情况”以及CCAR-25.965“油箱试验”等均对飞机机翼整体油箱提出了相关安全性要求。
紧固件是燃油箱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数量众多,紧固件安装位置常常是燃油易泄漏的区域,为了满足相关安全性要求,同样需要将紧固件与油箱的连接处通过密封剂进行密封,密封的方式为,将密封剂覆盖在紧固件端头,形成封包密封。
目前没有用于封包密封的专用工具,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与紧固件端头尺寸相近的管状物(例如注射器管)作为工具,将密封剂盛放于管状物中,实施密封操作时将其扣在紧固件端头,从而完成封包密封。
然而由于工具尺寸不固定,缺少严格的操作规范,严重依赖技术人员的操作经验,一般操作人员使用时,工作效率低并且密封效果较差,密封效果不易控制,并且密封后外观一致性较差;该类工具无法控制密封剂的使用量,容易出现密封剂使用量过多,飞机重量加大的问题,或者密封剂使用量不足,密封效果不合格的问题。
因此,亟需一种紧固件封包密封工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固件封包密封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飞机燃油箱上紧固件封包密封时缺少专用工具,导致密封效果不易控制的问题,以及密封剂使用量无法控制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紧固件封包密封工具,其用于对紧固件封包,所述紧固件安装在被连接件上,并且所述紧固件头部裸露于所述被连接件外,该紧固件封包密封工具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第一凹槽能够活动罩设于所述紧固件头部,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上设有刻度标示,所述刻度标示用于标示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刻度标示位置至所述底壁之间部分的容积。
作为优选,所述侧壁设有拔模斜度,所述第一凹槽开口的尺寸沿底壁至其槽口的方向逐渐变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凹槽位于其槽口的一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贯穿所述第二凹槽,当所述第一凹槽罩设于所述紧固件头部,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距离所述头部的距离大于所述侧壁距离所述头部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二凹槽位于其槽口一端的开口尺寸大于位于其槽底一端的开口尺寸。
作为优选,所述紧固件头部包括压紧于所述被连接件上的螺母,和螺接与所述螺母且穿过所述螺母的螺钉的螺纹端。
作为优选,所述被连接件为燃油箱。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凹槽以及所述第二凹槽的横截面均呈圆形。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外侧面的横截面呈圆形。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紧固件封包密封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密封剂和注胶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59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吊舱舱体结构设计的气动载荷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飞机维修用转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