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一次曝光圆台状微坑阵列芯片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77477.3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9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秦建华;邓鹏伟;姜雷;刘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一次 曝光 圆台 状微坑 阵列 芯片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一次曝光圆台状微坑阵列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加热后的光刻胶基底(3)置于可旋转平台(4)上;
步骤二、调节平台支撑(5)的倾斜度;
步骤三、曝光模板的选择;
步骤四、可旋转平台(4)匀速旋转,竖直平行光源曝光;
步骤五、显影得到圆台状微坑阵列芯片模板;
步骤六、未固化的PDMS倒在上述步骤五的圆台状微坑阵列芯片模板上,除泡、高温固化;
步骤七:将上述步骤六中的PDMS剖离,得到圆台状微坑阵列芯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台状微坑阵列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刻胶基底(3)材质为玻璃或者硅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台状微坑阵列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光刻胶基底(3)表面光刻胶厚度为:100~80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台状微坑阵列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光刻胶基底(3)的加热温度为95℃,加热时间为0.5~5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台状微坑阵列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平台支撑(5)倾斜度的调节范围为:20°~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台状微坑阵列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曝光模板上印有圆孔阵列的菲林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台状微坑阵列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旋转平台(4)旋转速度为2°/s~20°/s,旋转圈数1~3圈,曝光时间为20s-2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台状微坑阵列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利用乳酸乙酯显影,180℃烘箱中加热2h,自然冷却降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台状微坑阵列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引发剂与未固化的PDMS中单体的比例为1:8~10,固化温度80℃~120℃,固化时间0.5~1h。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台状微坑阵列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状微坑阵列芯片的最终小坑为圆台状,底部面积小于顶部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747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