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壳动力电池测试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78308.1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1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辛威威;李记鹏;杨煊辉;张宏权;邹忠月;黄瑞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H01M10/42 |
代理公司: | 郑州铭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4 | 代理人: | 张鹏 |
地址: | 472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具本体 接电机构 长度调节机构 方壳 夹具 动力电池测试 电池支撑块 装夹 测试 动力电池 方壳电池 滑动配合 夹持空间 有效解决 支撑螺栓 固定的 夹持 推压 电池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壳动力电池测试夹具,包括夹具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夹具本体一端的弹性接电机构,所述弹性接电机构位于夹具本体的一端,在所述夹具本体上与所述弹性接电机构相对的一端设有长度调节机构,所述弹性接电机构、长度调节机构之间的空间构成用于夹持相应方壳动力电池的夹持空间,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夹具本体滑动配合的电池支撑块、设置在所述电池支撑块上并与所述夹具本体顶起配合的至少两个调节支撑螺栓。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固定的推压行程导致的无法应对多种型号电池在测试中的装夹问题,可以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方壳电池的装夹测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壳动力电池测试夹具。
背景技术
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压力下,安全、环保、节能已成为当今汽车发展的主题,新能源汽车因其节能环保无污染的优势,受到交通、能源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件,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而且又以方壳动力电池应用比较广泛,在方壳动力电池的制造和应用中,质量检查是不可缺少的程序,测试系统对方壳动力电池的测试需要解决数据精准度、测试连接效率以及测试连接时的安全等一系列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测试系统的连接线与方壳动力电池通常采用的连接方式是在电池上加焊极耳再用螺栓进行两者的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耗时、费材,并且拆装效率低,用扳手拆装时还容易使扳手把动力电池正、负极连接导致短路引发安全问题,另外还可能由于螺栓型号大小不一使极耳与测试系统的连接线接触面积大小不一,影响信息采集精准度。
授权公告号为CN206975192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方壳电池测试夹具及测试设备,该方壳电池测试夹具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纵向安装板、弹性接电机构和反向固定机构,所述纵向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弹性接电机构和所述反向固定机构之间,所述底板、纵向安装板、弹性接电机构和反向固定机构共同围构成用于容纳待测方壳电池的容纳空间,所述弹性接电机构位于靠近待测方壳电池的正负极一端,所述反向固定机构位于远离待测方壳电池的正负极一端,使用时将方壳电池放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然后操作反向固定机构将方壳电池压在弹性接电机构上,使弹性接电机构压向方壳电池对应的电极上,测试系统的连接线连接弹性接电机构相应的电源接头即可。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反向固定机构的推压行程固定不变,为了保证弹性接电机构对相应方壳电池的电极具有适度的弹压力,方壳电池相应的长度(或高度)不能有较大的变化,因此该技术方案适用的电池型号较为单一,使用范围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壳动力电池测试夹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不能调节推压行程导致无法应对多种型号电池的装夹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方壳动力电池测试夹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壳动力电池测试夹具,包括夹具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夹具本体一端的弹性接电机构,所述弹性接电机构位于夹具本体的一端,在所述夹具本体上与所述弹性接电机构相对的一端设有长度调节机构,所述弹性接电机构、长度调节机构之间的空间构成用于夹持相应方壳动力电池的夹持空间。
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夹具本体滑动配合的电池支撑块、设置在所述电池支撑块上并与所述夹具本体顶起配合的至少两个调节支撑螺栓。
所述电池支撑块上设有用于电池支撑块与所述夹具本体导向滑动配合的导向滑动机构。
所述导向滑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电池支撑块贴合夹具本体的侧面上的导向螺栓,所述夹具本体上对应导向螺栓处设有长形导向孔,所述导向螺栓与导向孔导向滑动配合。
所述电池支撑块内设有开放的观察腔,所述调节支撑螺栓的一端伸入观察腔内。
所述调节支撑螺栓用于旋拧的一端与所述夹具本体顶起配合、另一端伸入所述观察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83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