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鲫鱼的高产养殖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78326.X | 申请日: | 2018-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8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任德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年喜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鲫鱼 高产 养殖 技术 | ||
一种鲫鱼的高产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挑选池塘:挑选水质优良、池边和池底整齐的鱼塘作为养殖鱼塘;鱼种放养:按照池塘大小将鲫鱼鱼苗和其他花鲢混搭投放入池;鱼种驯化:通过降低池塘水位,改变投喂方式等方法进行鱼种的驯化;鱼食投喂:采用科学的饲料投喂技术对鱼苗进行饲料投喂;鱼塘管理:日常对鱼塘进行观察,稍加管理,经本发明提供的鲫鱼养殖技术得到的鲫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鲫鱼的高产养殖技术。
背景技术
鲫鱼主要是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喜群集而行,择食而居。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11克,并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鲫鱼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平味甘,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除羸、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鲫鱼分布广泛,全国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产,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鲫鱼最为肥美,为我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最大体长约30厘米,栖息深度为0-20米,无毒,经济型食用鱼类,物美价廉。
由于环境的污染日益加重,鲫鱼的生长环境遭到威胁,使得鲫鱼的免疫力、活力较低,导致鲫鱼的鱼苗成活率低,生长速度缓慢,鱼苗成熟后,鱼肉质量较差。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鲫鱼的高产养殖技术,经鲫鱼养殖技术养殖得到的鲫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鲫鱼的高产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选择池塘面积5-10亩、有优质水源和水质、排水和注水方便的池塘作为养殖池塘,便于后期打捞;在鱼苗投放前,对池塘进行干塘处理,将100-200kg生石灰或漂白粉均匀均匀泼洒入池,泼洒后隔五天注水清理池塘,清理池塘后隔一周即可投放鱼苗,可以杀灭池塘中大量的病原体和有害物,提高后期鱼苗的质量。
按照池塘80∶20高产高效养殖规模式,放养鲫鱼为主的同时搭配放养一些花鲢,其中鲫鱼产量占80%,花鲢占20%;体重规格为20-60g的鲫鱼的放养密度为1400-1500尾每亩;鱼苗在放养前,用浓度为1-3%的食盐水浸浴鱼体5-10min,再用20-3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鱼体10-20min,严格对鱼体进行消毒,可以降低鱼苗的发病率。
驯化时,降低水位至30-50cm,驯化时水质保持清澈,并在饲料中加入质量比为20%的诱食剂;所述的诱食剂为D型鱼类诱食剂,鱼种经驯化后才能降低养殖中的饲料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鱼食投喂时,根据不同阶段的育苗的不同营养需求和新陈代谢,幼鱼阶段日投喂量占约体重的10%,且投喂次数每天2-3次;成鱼阶段日投喂量占鱼体体重的2-3%,且投喂次数为3-5次。
日常巡查鱼塘,观察鱼体摄食情况和水质变化情况,观察鱼体有无浮头现象防止泛塘发生;每月对池塘的池水进行更替,每次换水量应为池塘总水量的1/4-1/3;鱼塘配备水质测定仪器或水质快速检测盒测定池水相关理化指标,以便采用相应的管理对策。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采用鱼苗投放前,鱼塘和鱼苗消毒处理,可以高效地进行杀灭病菌,提高后期鱼苗的肉质和品质。
(2)在养殖鲫鱼的过程中,对鱼苗进行驯化,降低养殖中的饲料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3)采用最优质化的投料方案,提高鱼体的生长速率,并提升后期鱼的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年喜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年喜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83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鲤鱼的高产养殖技术
- 下一篇:高导热半固化片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