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通信侦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78884.6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4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任路明;戴善溪;王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马全亮 |
地址: | 065599***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通信 侦察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通信侦察系统,包括机载通信侦察天线吊舱、机载通信侦察接收机、地面卫星信号处理设备、地面L波段接收天线、显控模块和无人机测控链路模块。机载通信侦察天线吊舱截获目标信号,信号传送给机载通信侦察接收机进行处理,处理的结果由无人机测控链路模块传输至显控模块进行显示;地面L波段接收天线接收海事卫星电话通信信号,信号传送给地面卫星信号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处理的结果经由地面站网络传输至显控模块进行显示。本发明可实现无人机对100MHz‑2700MHz频率范围内的常规通信信号和海事卫星电话通信信号进行侦收、分析、解调、测向、定位等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通信侦察领域,设计一种无人机通信侦察系统。
背景技术
无人机系统包括无人机平台和地面站,地面站一般由地面数据终端和地面指挥控制站组成。无人机平台在空中执行任务,操作员在地面站的操作席位上对飞机和机上载荷进行控制,完成相应任务。
无人机与地面站之间的通信通过数据链完成,数据链分为视距链路和卫通链路。视距链路主要是在视距范围内完成无人机与地面站之间的遥控遥测信息的传输,一般最大作用距离为300km。卫通链路以通信卫星作为中继,不受视距范围的限制,只要在通信卫星的波束覆盖范围内,都能够完成无人机与地面之间的遥控遥测信息传输,作用距离可达数千公里。
传统的察打一体无人机的配备有光电侦察载荷,合成孔径雷达载荷、炸弹和导弹等武器,可以在任务区长时间驻留,对敌主要部署和重要目标区域持续、实时的侦察和监视、进行重要目标的搜寻、跟踪和定位。发现并确认目标后,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在这种作战模式当中,使用的载荷类别单一,大多为图像识别类的,能够获取到的战场信息有限,在战场中能发挥的作用也有限。因此无人机需要加装通信侦察系统,实现对战场上的电磁频谱态势感知,实时截获、解调敌方各种通信终端发射的信号,对通信终端进行快速测向、定位,掌握敌方更多通信情报,在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目前舰载或陆基的通信侦察系统对于立体空间的覆盖范围有限,目标信号可能受到视距传输限制,无法被有效侦收,因此通常采用大型的阵列天线来保证侦察距离和信号增益。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通信侦察系统,可实现无人机在视距范围和超视距范围内对100MHz-2700MHz频率范围内的常规通信信号和海事卫星电话通信信号进行侦收、分析、解调、测向、定位等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人机通信侦察系统,包括:机载通信侦察接收机、机载通信侦察天线吊舱、地面卫星信号处理设备、地面L波段接收天线、显控模块和无人机测控链路模块;
机载通信侦察天线吊舱侦收常规通信信号以及海事卫星电话终端的上行通信信号;机载通信侦察接收机接收机载通信侦察天线吊舱传输的信号,然后对其进行识别、分析、解调,并对信号发射源进行测向、定位,得到的侦察结果中包含信号的类别、调制样式、码速率和话音信息,以及信号发射源的地理位置信息,所述侦察结果经由无人机测控链路模块传输至显控模块;
地面卫星信号处理设备对地面L波段接收天线接收到的海事卫星电话终端的下行通信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的侦察结果包括下行话音信号、工作频率、电话号码以及点波束号,并发送给显控模块;
显控模块通过无人机测控链路模块发送遥控指令对机载通信侦察接收机和机载通信侦察天线吊舱进行控制,使其执行相应的功能;显控模块通过无人机测控链路模块接收机载通信侦察接收机和机载通信侦察天线吊舱回馈的遥测数据,包括设备状态和侦察结果;显控模块还接收地面卫星信号处理设备传输的侦察结果,将其与无人机测控链路模块传输的海事卫星电话终端的侦察结果进行整合,然后进行显示。
所述的机载通信侦察接收机包括信道单元、本振单元、采样及预处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监控单元、校准源及时钟单元、海事卫星电话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88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