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性金属纳米螺旋纤维阵列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79014.0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6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车顺爱;刘泽栖;段瑛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D01F9/08;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性 金属 纳米 螺旋 纤维 阵列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既能够实现精细结构调控又能够不残留模板等有机物的手性金属纳米螺旋纤维阵列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基板放入氨基硅烷化试剂中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并洗涤;步骤S2,将步骤S1洗涤后的基板放入含有金属种的溶液中浸泡从而负载金属种;步骤S3,将负载了金属种的基板放入含有金属源及诱导剂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还原剂进行预定时间的生长反应,从而让基板上生长金属螺旋纤维阵列;步骤S4,去除金属螺旋纤维阵列中残留的诱导剂,其中,诱导剂为手性诱导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性金属纳米螺旋纤维阵列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纳米材料具有高电子密度、介电特性和催化能力,具有能与多种生物大分子结合并且不影响生物活性的优点,因而在分析检测、生物传感、疾病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目前,人们已经通过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合成出各种不同形貌的金属纳米材料,包括具有手性特质的金属纳米材料。其中,物理方法是通过掠射角沉积等方式来控制金属材料的形貌,化学方法是通过引入模板来改变金属材料的形貌。
然而,物理方法存在难以进行精细结构调控的问题,化学方法则存在去除模板后材料手性结构无法保留的问题,使得现有的手性金属材料的应用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既能够实现精细结构调控又能够不残留模板等有机物的手性金属纳米螺旋纤维阵列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基板放入氨基硅烷化试剂中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并洗涤;步骤S2,将步骤S1洗涤后的基板放入含有金属种的溶液中浸泡从而负载金属种;步骤S3,将负载了金属种的基板放入含有金属源及诱导剂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还原剂进行预定时间的生长反应,从而让基板上生长金属螺旋纤维阵列;步骤S4,去除金属螺旋纤维阵列中残留的诱导剂,其中,诱导剂为手性诱导剂。
本发明提供的手性金属纳米螺旋纤维阵列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步骤S3的混合溶液还含有稳定剂,该稳定剂为4-巯基苯甲酸,含量为2mM~8mM。
本发明提供的手性金属纳米螺旋纤维阵列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步骤S2中的金属种为金种、银种中的一种或二者的混合物,步骤S3中的金属源为金源、银源中的一种或二者的混合物。
本发明提供的手性金属纳米螺旋纤维阵列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手性诱导剂为含有巯基的手性化合物或含有巯基的蛋白质。
本发明提供的手性金属纳米螺旋纤维阵列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含有巯基的手性化合物为N-乙酰-L-半胱氨酸或N-乙酰-D-半胱氨酸,含有巯基的蛋白质为胰蛋白酶或糜蛋白酶。
本发明提供的手性金属纳米螺旋纤维阵列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步骤S4中去除金属螺旋纤维阵列基板中残留的诱导剂采用电化学方法,电化学方法为循环伏安法。
本发明提供的手性金属纳米螺旋纤维阵列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步骤S3的还原剂为抗坏血酸。
本发明提供的手性金属纳米螺旋纤维阵列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步骤S3中,预定时间为5分钟-30分钟。
本发明提供的手性金属纳米螺旋纤维阵列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基板为硅基板或石英基板。
本发明提供的手性金属纳米螺旋纤维阵列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基板为经过预先清洗的基板,该预先清洗的方式为:将基板放入含有浓硫酸及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中加热、超声,然后取出用去离子水洗涤。
发明作用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90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AUV水下对接装置
- 下一篇:联轴器的热套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