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工具式吊模装配式叠合楼板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79767.1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7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17 | 分类号: | E04B5/17;E04G21/14;E04G21/1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地址: | 310015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工具 式吊模 装配式 叠合 楼板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基于工具式吊模装配式叠合楼板,包括叠合楼板定型化支撑体系、叠合楼板现浇带吊模体系、叠合楼板与梁连接结构及叠合楼板与墙体连接结构;叠合楼板定型化支撑体系包括可调式吊梁、预制楼板及独立支撑,下层顶板上预埋限位螺杆,限位螺杆间搭设独立支撑,独立支撑由下至上依次由框格板底座、下立杆、套接式上立杆、防护架及工具梁组成,预制楼板通过可调式吊梁吊放至独立支撑的工具梁上,并通过防护架底部的微调式托座调平;可调式吊梁上设有吊梁吊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单元式可调定型化支撑体系替代传统的独立钢支撑,其增设微调式托座,可减小叠合楼板的施工误差,进一步减少叠合现浇层施工阶段的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工具式吊模装配式叠合楼板及施工方法,属于主体结构工程领域,适用于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中叠合楼板的施工。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房屋建造模式正在逐步向工业化建筑模式发展,进一步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工业化和装配化。钢筋混凝土楼板是房屋建筑的主要构件,对于楼板采用叠合楼板这种可最大程度上以预制装配方式来建造,代表了国家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有效减少胶合板等模板材料的资源浪费和节省人工,其结合深化设计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模式,应用标准化产品设计、工厂生产加工、现场装配施工及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建筑施工的创新、协调、绿色发展。
但是,叠合楼板施工过程中预应力PK板运输、堆放、吊装阶段和叠合现浇层施工阶段的变形都将影响叠合楼板的正常使用。同时由于对预应力PK板叠合楼板施工过程力学研究较少,在施工过程中缺少理论指导,使得施工方案的制定、实施和检查存在盲目性,特别是叠合楼板的支撑体系及现浇梁、墙节点的细节处理,具有较大的优化空间。
鉴于此,目前亟需发明一种施工安全高效,同时经济技术效益突出的叠合楼板施工体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安全高效,同时经济技术效益突出的基于工具式吊模装配式叠合楼板及施工方法。
这种基于工具式吊模装配式叠合楼板,包括叠合楼板定型化支撑体系、叠合楼板现浇带吊模体系、叠合楼板与梁连接结构及叠合楼板与墙体连接结构;
叠合楼板定型化支撑体系包括可调式吊梁、预制楼板及独立支撑,下层顶板上预埋限位螺杆,限位螺杆间搭设独立支撑,独立支撑由下至上依次由框格板底座、下立杆、套接式上立杆、防护架及工具梁组成,预制楼板通过可调式吊梁吊放至独立支撑的工具梁上,并通过防护架底部的微调式托座调平;可调式吊梁上设有吊梁吊绳;
叠合楼板现浇带吊模体系包括预制楼板、边吊杆、中心吊杆、免拆底板及横板,预制楼板端部设有边吊杆贯穿孔及连接企口,相邻预制楼板端部间等间距架设横板,免拆底板通过边吊杆与预制楼板连接并紧固于横板上,免拆底板上等间距设有免拆肋板,相邻免拆肋板间设有中心吊杆;
叠合楼板与梁连接结构包括预制楼板、梁钢筋笼、铰接式侧模、整体式底架及独立支撑,独立支撑上架设整体式底架,整体式底架两端通过吊绳与安装在预制楼板下的吊环拉结,整体式底架上安装铰接式侧模及底模,相邻预制楼板及模板围合空间内吊放梁钢筋笼;
叠合楼板与墙体连接结构包括预制楼板、外侧钢模板、对拉螺杆和单元式钢架,外侧钢模板与单元式钢架通过对拉螺杆紧固,外侧钢模板、单元式钢架与外墙之间均设有多层板和木方,预制楼板架设在单元式钢架上并通过可拆式吊栓锚固,预制楼板端部的墙体连接筋与墙体预留筋搭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预制楼板上部预留有现浇层连接筋,预制楼板端部预留有墙体连接筋,预制楼板下部两侧对称预埋有螺纹套筒;所述的预制楼板连接企口与免拆底板间设有海绵条。
作为优选:所述的框格板底座沿纵向通过底座连板连接成整体,底座连板其中一端穿过限位螺杆盖在框格板底座上,并通过螺帽紧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97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