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编组列车低压直流扩展供电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79793.4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88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吕龙;刘国梁;马晓明;邢学彬;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14 | 分类号: | H02J1/14;H02J7/00;B61C17/00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余岩 |
地址: | 130061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编组 列车 低压 直流 扩展 供电系统 方法 | ||
一种长编组列车低压直流扩展供电系统,包含供电电路、中央控制单元、执行机构、显示器,中央控制单元收集并监视列车状态,通过软件运算发布控制指令、车辆状态信息、引导司机操作信息;中央控制单元输出的直流扩展供电指令,通过总线发送给可编程器件DO,DO将该指令作为触发条件,控制内部触点动作,当故障工况下,前后半列车低压供电故障,采用直流扩展供电方式,将正常半列车供电电源扩展至故障半列车,可满足整列车基本运转需求,维持列车继续运行,控制方法可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车组扩展供电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列车总线系统TCMS的长编组列车低压直流扩展供电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和发展,给高速动车组列车提出了更高要求。长编组高速动车组提供了安全可靠、高速度以及大运量的运力保障。如图1所示,当前典型的长编组列车由前后半列车组成共有16编组,前半列车为8编组,后半列车也是8编组,每个8编组列车内部有4个辅助供电系统,4个辅助供电系统并联为8编组内交流380V母线供电,前后半列车的交流母线并不贯通,半列车内部交流母线上带2个充电机负载,充电机接受交流母线上的3相交流电,将交流电转化为低压直流110V电源,为半列车内部直流负载供电,同时为蓄电池充电。充电机为3路直流母线供电,分别为BN1、BN2和BD,其中BN1和BN2为直流非永久母线受司机开关操作控制,BD为直流永久母线只要蓄电池不亏电将一直处于有电状态。
典型长编组列车前后半列内部低压直流母线同样独立控制,整车低压直流母线也没有实现贯通,继承原8编组列车直流供电以及负载管理的控制方法,软件易于实现同时保持了前/后半列车内部控制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然而长编组列车运行过程中,由中压供电系统故障或充电机故障,导致前后半列车(8编组)内部低压供电故障,将影响列车正常运营。故障半列车内部低压直流控制器不能正常工作,半列车的内部低压控制电路无法持续正常运行,蓄电池存在亏电的风险,列车无法维持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长编组列车前后半列车8编组内部无法正常提供低压直流电时,为保障车辆基本运行需求,将正常8编组列车的低压直流电扩展到故障半列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长编组列车低压直流扩展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1、供电电路:用于将蓄电池的直流电通过空开和可编程控制硬件DO,作用到执行机构上,为执行机构的动作提供电能;
2、中央控制单元:收集并监视列车状态,通过软件运算发布控制指令、车辆状态信息、引导司机操作信息;中央控制单元输出的直流扩展供电指令,通过总线发送给可编程器件DO,DO将该指令作为触发条件,控制内部触点动作,包括:
(1)采集模块,用于周期性实时采集列车状态数据,包括高压供电状态、中压供电状态、低压供电状态;
(2)运算模块,根据采集模块的输出列车状态,判断半列车是否供电异常需扩展供电,另外半列车是否具备扩展供电能力;同时综合评价列车状态提供状态提示和司机操作引导信息,其包括:
(2.1)计数模块,根据采集模块输入的列车状态,统计前/后半列车内部充电机可用率;
(2.2)比较模块,用于判断前/后半列车内部充电机可用率是否低于50%或者高于75%,可用率低于50%说明该半列供电异常需要扩展供电,高于75%说明该半列正常供电且具备扩展能力;
(2.3)延时输出模块,比较模块判断的所有结果均满足条件后,得到预输出信号,预输出信号经过5s延时后输出低压直流扩展供电允许信号;
(3)人机交互模块,从延时模块获取低压直流扩展供电允许信号后,根据高压供电状态决定司机引导操作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97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