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化碳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79853.2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6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彦菊;冷劲松;王雪婷;张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6/34 | 分类号: | C23C16/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3 | 代理人: | 闫冬;鞠永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碳薄膜 制备 恒温加热 载玻片 纳米材料制备技术 柔性薄膜材料 材料性能 层状结构 干燥处理 机械变形 加热装置 制备过程 反应器 灵敏性 碳酸胍 置入 剥落 沉积 加热 遮盖 冷却 转化 出口 | ||
1.一种氮化碳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碳酸胍粉末加入至反应容器,用载玻片将所述反应容器的出口进行遮盖,得到处理好的反应容器;
将所述处理好的反应容器置入加热装置中,加热至560℃~590℃,进行恒温加热;
所述恒温加热结束后,冷却,得到沉积有氮化碳薄膜的载玻片;
将所述氮化碳薄膜进行剥落干燥处理,得到所述氮化碳薄膜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碳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载玻片将所述反应容器的出口进行遮盖后,还包括:用铝箔纸对所述反应容器进行包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碳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氮化碳薄膜进行剥落干燥处理包括:将所述沉积有氮化碳薄膜的载玻片浸入去离子水中进行浸泡;浸泡结束后,将所述氮化碳薄膜从所述载玻片上进行剥落,并将剥落后的所述氮化碳薄膜转移至衬底上,得到带有氮化碳薄膜的衬底;将所述带有氮化碳薄膜的衬底于室温进行干燥,得到所述氮化碳薄膜材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氮化碳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为厚度为0.01mm~0.5mm的不锈钢薄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碳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至560℃~590℃进行恒温加热包括:以0.5℃/min~5℃/min的加热速率加热至560℃~590℃进行恒温加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碳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时间范围为0.5小时~3小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碳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管式石英炉;所述将所述处理好的反应容器置入加热装置包括:将所述处理好的反应容器置入管式石英管中,用双层铝箔纸封装在所述管式石英管两端端口,拧紧密封法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碳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容器为石英槽。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氮化碳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玻片为经过清洁处理的载玻片,所述载玻片的清洁处理包括:
配置食人鱼溶液;
将载玻片放入配置好的所述食人鱼溶液中,于80℃条件下进行第一次浸泡;
所述第一次浸泡结束后,用超声振荡器对所述载玻片进行第一次超声振荡清洗;
将第一次超声振荡清洗后的所述载玻片放入15mL H2O、3mL H2O2与3mL氨水的混合溶液中,于70℃条件下进行第二次浸泡;
所述第二次浸泡结束后,用所述超声振荡器对所述载玻片进行第二次超声振荡清洗;
用氮气将进行第二次超声振荡清洗后的所述载玻片吹干,得到所述经过清洁处理的载玻片。
10.一种氮化碳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碳薄膜材料由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氮化碳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985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