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弯机工作台精密双向机械挠度补偿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80138.0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2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一帆;胡有青;张波;张迎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力源数控刃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00 | 分类号: | B21D5/00;B21D37/01;B23Q2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郭大美;闫飞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纵向斜面 下斜板 上斜 机械挠度补偿 折弯机工作台 斜度 横向斜面 精密双向 上表面 上斜块 下表面 下斜块 圆弧面 折弯机 钣金件 工作台 挠度 制作 递减 分段 成型 精密 递增 衔接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弯机工作台精密双向机械挠度补偿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属于折弯机技术领域。它包括上斜板、下斜板及调节机构,下斜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第一纵向斜面配合的第二纵向斜面,第一纵向斜面及第二纵向斜面的斜率均从中间至两端递减,相邻的两第二纵向斜面通过圆弧面衔接,圆弧面的弧度由中间至两端递增;上斜板的下表面及下斜板的上表面沿横向设有一对斜率相同的第一横向斜面和第二横向斜面;调节机构用于改变上斜板和下斜板沿纵向和横向的相对位置。利用整体双斜度的下斜块纵向移动和分段双斜度的上斜块横向移动,实现工作台各点不同挠度值的补偿,以满足不同精密钣金件成型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折弯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折弯机工作台精密双向机械挠度补偿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折弯机在对板材进行折弯的过程中,往往不可避免的存在自身架构的受力造成滑块产生弹性变形,虽然变形量极其微小,但对于高精度折弯工件而言,被加工件依然容易产生挠度变形,无法保证角度的全长一致性。对于传统的以液压为施力源的折弯机而言,由于油缸的施力不均匀,在折弯过程中,会使工件在长度方向上产生一个挠度,且超长折弯模具也经常用于折弯较短的工件,这样会造成上模仅在下模的中间部位施力,长期使用后,容易造成工作台中间部位下凹,也严重影响了工件的直线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可以采用增加机身整体重量从而强化机身刚度和强度,但这样增加了设备成本,不符合现代化加工制造业的要求;二是选择挠度补偿工作台,这种方法成本较低,目前国内外的折弯机一般有两种挠度补偿方式:一种是把多台液压缸嵌在工作台立板里的液压挠度补偿,加凸点少,加凸精度不高,且容易漏油,制造成本高;另一种则是由多组加凸楔块组成的机械挠度补偿,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271046.9,公开日2012年3月7日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折弯机的斜楔式挠度补偿装置,该装置包括上盖板和底座,底座上沿长度方向开设矩形槽,矩形槽中安装有下拖板,下拖板上纵向均布安装奇数组斜楔机构,各斜楔机构均由自下而上依次叠装的斜楔Ⅱ和斜楔Ⅰ组成,下拖板上依次叠装矩形垫铁、上拖板,楔块Ⅰ均匀嵌套在上拖板上,上盖板通过螺钉与斜楔Ⅰ固定连接;再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283867.4,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折弯机用的挠度补偿装置,该装置包括上盖板和底座,底座上沿长度方向开设矩形槽,在此矩形槽中纵向间隔均布安装奇数组斜楔机构,各斜楔机构均由自下至上依次叠装的斜楔和圆弧盖板组成。
上述的专利公开了斜块或楔块的具体结构,且斜块或楔块的数量为多块,这种分体式的结构容易造成累计误差,从而无法保证加工精度;此外,对于一些高精度的钣金件,由于折弯机折弯过程中工件因产生挠度变形,造成工件折弯角度的全长一致性差、工件的直线度差,然而对于这种情况,斜块或楔块只能沿横向进行调节,无法实现纵向的调节,造成钣金件的精度达不到使用的要求。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补偿装置的斜块或楔块为分体式的结构,容易造成累计误差,无法保证加工精度;以及只能沿横向进行调节,无法实现纵向的调节,造成钣金件的工件折弯角度的全长一致性差、工件的直线度差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弯机工作台精密双向机械挠度补偿装置,上斜板及下斜板均为整体结构,消除或抵消累积误差,使工件的挠度补偿量与工件的实际挠度变形相匹配,保证工件折弯角度的全长一致性及工件的直线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弯机工作台精密双向机械挠度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简化制作工艺,上斜板与下斜板的加工误差小,且配合紧密,消除或抵消累积误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力源数控刃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力源数控刃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01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弯机工作台纵向机械挠度补偿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钢板折弯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