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炭负载表面活性剂耦合微生物植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81389.0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5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范志平;涂志华;陈金辉;王琼;魏小娜;李法云;孙学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10;B09C1/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李振瑞 |
地址: | 11300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油污染土壤 负载表面 土壤 生物炭 石油污染物 植物修复 耦合 活性剂 修复 微生物 发酵 调节土壤pH 石油降解菌 比例配置 表层土壤 二次污染 静置陈化 绿色环保 绿色循环 循环重复 原位修复 植物整体 陈化 洒水 移除 复合 检测 成熟 种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炭负载表面活性剂耦合微生物植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生物炭负载表面活性施入石油污染土壤表层后静置陈化80天;S2,土壤陈化结束后,往表层土壤上洒水使其含水量达到50‑60%,再调节土壤pH值为7‑8,然后向土壤中加入石油降解菌剂进行发酵;S3,土壤发酵结束后,在土壤中种植不同数量比例配置的植物,待植物成熟后,将植物整体移除;S4,循环重复S1‑S3,直至检测到石油污染物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的含量≤4.5g/kg为止。本发明采用原位修复技术,修复过程中不破坏环境,不带来二次污染,绿色环保,实现了绿色循环修复效果好的复合修复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污染土壤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炭负载表面活性剂耦合微生物植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是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化石燃料之一。在石油工业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勘探、开采、运输、加工等阶段,会导致石油进入土壤环境,造成土壤污染。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6×105吨石油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石油污染土壤面积高达4.8×106hm2。
石油污染物是一种复杂的有机污染物,对人类具有毒性、诱变性和致癌性,对区域土壤/水体/大气生态环境具有极大的危害。因此,发展高效的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方法与技术是该研究领域倍受关注的重要课题。
现有的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以及植物修复,其中物理修复法与化学修复在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过程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从而使其在应用上受到一定的局限,而生物修复法和植物修复法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有限,很难将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物完全消除,因此本发明提出以生物炭负载表面活性剂技术耦合微生物联合植物修复为主的原位修复系统,以实现对石油污染土壤的绿色环保修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炭负载表面活性剂耦合微生物植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方法,解决了物理修复与化学修复在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过程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生物修复法和植物修复法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有限,很难将土壤中石油污染物完全消除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炭负载表面活性剂耦合微生物植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生物炭负载表面活性剂施入石油污染土壤表层,并与土壤表层混合均匀,然后静置陈化80天;
其中,生物炭负载表面活性剂的施入量为300-500g/m2;
S2,S1中土壤陈化结束后,往表层土壤上洒水,使其含水量达到50-60%,然后投加酸碱调节剂,调节土壤pH值为7-8,再向土壤中加入石油降解菌剂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60-90天;
其中,所述石油降解菌剂的加入量为8-10mL/m3;
S3,S2中土壤发酵结束后,在土壤中种植不同数量比例配置的植物,待植物成熟,将植物整体移除后检测土壤表层中石油污染物的含量;
S4,循环重复S1-S3,直至检测到石油污染土壤表层中石油污染物的含量≤4.5g/kg为止。
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曲拉通x-100水溶液和鼠李糖水溶液按照1:1-2:1的体积比混合而成;
其中,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4-5g/L,曲拉通x-100水溶液的浓度为8-9g/L,鼠李糖水溶液的浓度为4-5g/L。
优选的,所述生物炭负载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S1,收集植物秸秆,将其干燥后粉碎,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未经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13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