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屏幕可卷起的移动通信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81795.7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7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耿彪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1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轴 弹性装置 柔性屏幕 卷起 壳体 屏幕 移动通信终端 可转动方式 壳体转动 设备主板 涡卷弹簧 原位置 形变 弹簧 下端 去除 转动 零部件 电池 容纳 恢复 | ||
一种屏幕可卷起的移动通信终端,包括柔性屏幕、卷轴和壳体,柔性屏幕下端固定在卷轴上使得柔性屏幕可以跟随卷轴转动卷起屏幕或打开屏幕,卷轴以可转动方式固定在壳体上并间接通过弹性装置连接到一起使得卷轴相对壳体转动一定幅度后弹性装置发生形变并在去除外力后可依靠弹性装置恢复原位置,弹性装置可以是涡卷弹簧或其他弹簧,设备主板、电池等零部件都设置在卷轴中,壳体和卷轴之间可容纳卷起的柔性屏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终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屏幕可卷起的移动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现在手机作为主要移动通信终端发展趋势朝着屏幕越来越大化发展,但与之相矛盾的是便携性,屏幕越大就越不方便携带。如何让手机更方便携带,是现在手机研究的一个趋势。随着柔性屏幕的发展,可折叠手机已有部分企业研发成功开始上市。虽然比起传统的手机,可折叠的手机的屏幕的大小是有缩小的趋势,但是受到折叠的限制,不可能缩小到很小的一个范围。所以卷动屏幕的手机是一个研究的方向,开发一款可以卷起的手机且成本较低是现在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屏幕可卷起的移动通信终端,能够将显示屏卷起使得其具有很好的便携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屏幕可卷起的移动通信终端,包括柔性屏幕、卷轴和壳体,柔性屏幕下端固定在卷轴上使得柔性屏幕可以跟随卷轴转动卷起屏幕或打开屏幕,卷轴以可转动方式固定在壳体上并间接通过弹性装置连接到一起使得卷轴相对壳体转动一定幅度后弹性装置发生形变并在去除外力后可依靠弹性装置恢复原位置,弹性装置可以是涡卷弹簧或其他弹簧,卷轴和壳体之间可以设置卡销来控制转动,可以参考卷尺卡销设计,也可以设计齿轮和弹性销钉,齿轮上设置斜齿可单向转动销钉拉开后可双向转动,设备主板、电池等零部件都设置在卷轴中,壳体和卷轴之间可容纳卷起的柔性屏幕。
这样设计的有益效果是将屏幕尺寸较大的移动通信终端卷起来所占据的平面空间大大缩小,让屏幕大尺寸的移动通信终端有很好的便携性,设备的外观可以参考传统画卷的外观设计使得中国的传统艺术与现代的科技完美的结合。
进一步地,壳体和卷轴之间设有涡卷弹簧使得卷轴和壳体可相对正向或反向转动且卷轴和壳体相对正向转动柔性屏幕打开涡卷弹簧发生形变储存势能并在去除外力后涡卷弹簧依靠形变势能可将柔性屏幕卷到壳体内,卷轴和壳体之间设有弹性销钉,弹性销钉以可前后移动方式固定在壳体上即施加按压力后可向后移动去除外力后可依靠弹力恢复位置,弹性销钉与卷轴接触面分别为斜面和垂直面并在卷轴转动时与弹性销钉接触的环形平面设置突起的防转齿使得卷轴和壳体相对正向转动时防转齿与斜面接触挤压斜面使得弹性销钉后退不影响卷轴和壳体相对正向转动而卷轴和壳体相对反向转动时防转齿与垂直面接触挤压力方向与弹性销钉移动方向垂直使得弹性销钉不移动限制卷轴和壳体相对反向转动,这样手动打开很方便直接拉出来即可,卷起来这样按弹性销钉可依靠涡卷弹簧自动卷起屏幕,比起电动方式快捷成本也更低。
进一步地,柔性屏幕背面至少设有左右两排由多条长条状的磁铁侧面异性相吸面贴合而成的支撑杆结构,柔性屏幕在打开状态下磁铁一面固定在柔性屏幕的背面侧面与相邻的磁铁紧密的贴合在一起使得柔性屏幕只能朝没有磁铁的一侧弯折,这样使得屏幕打开后更平整,磁铁越多越厚越平整,但质量也大不方便携带。
进一步地,柔性屏幕上端设有支撑杆,支撑杆和壳体之间设有可伸缩的伸缩管,这样可以手动很快的打开柔性屏幕,伸缩管可以参考行李箱拉杆设计,拉到指定位置可以锁死,支撑杆内部和行李箱拉手内部一样可以设计解锁结构,手动模式使用方便而且成本比较低。
进一步地,柔性屏幕上端设有支撑杆,支撑杆和壳体之间设有可伸缩的气缸,壳体上还设有微型气泵,微型气泵受电控制可给气缸充气使得气缸伸长带动柔性屏幕展开成平面,气缸上还设有泄气阀门使得打开泄气阀门后可使气缸收缩,这样可以受电控制很快的打开柔性屏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耿彪,未经邹耿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17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