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酸盐岩缝洞体的预测方法、装置和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82179.3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3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郑多明;史鸿祥;高莲花;崔德育;朱永峰;李辉;李鹏飞;杨鹏飞;田浩男;王新新;胡方杰;张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子青;刘芳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酸盐 岩缝洞体 预测 方法 装置 终端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碳酸盐岩缝洞体的预测方法、装置和终端,方法包括:对位于初步获取的目标缝洞体的预设距离处进行垂直地震剖面VSP测量,获取VSP速度和已钻井段的岩性信息;根据VSP速度和已钻井段的岩性信息对预先建立的地下速度模型进行更新;利用更新后的地下速度模型、并在预设范围对预先获取的目标井区进行偏移成像处理,获取地震数据体;根据地震数据体对预先建立的三维空间模型进行重新刻画,获取目标缝洞体的新三维空间模型;利用新三维空间模型对目标缝洞体的空间位置进行预测,获得预测信息,从而可以提高对碳酸盐岩目标缝洞体预测的精确度,以便准确预测钻井靶点位置,保证钻达目标储层的确定性,使得预测方法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酸盐岩缝洞体的预测方法、装置和终端。
背景技术
研究表明,碳酸盐岩缝洞体主要是岩溶作用下的产物,是由相互连通的洞穴、次生溶蚀孔洞和裂缝组成的地质储集体。由于岩溶作用的非均一性,碳酸盐岩缝洞体发育的规模大小、空间分布及富集程度表现出非常强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地震数据上有着不同的响应特征:碳酸盐岩地质储集体发育达到一定规模(如大型洞穴、缝洞连通集合体、裂缝密集带等),在地震叠后数据体上常表现为低频率、强振幅的“串珠”状反射;当碳酸盐岩地质储集体规模较大且平面分布远大于纵向时,在叠后地震数据体上表现为片状强反射;当碳酸盐岩地质储集体单个规模小或局部富集程度相对较低时,在地震叠后数据体上表现为杂乱状反射特征;当碳酸盐岩地质储集体规模太小或基本不发育,在地震叠后数据体上表现为弱反射。
其中,“串珠”状反射、片状反射、杂乱状反射及其组合是碳酸盐岩缝洞体的地震响应,也是目前油气勘探中反映地下钻探目标缝洞体三维空间位置和几何模型的最直观、最精确信息。并且,在传统的井位设计和钻探中,首先建立钻前的地下速度模型,并用该模型对地震数据进行偏移成像,一旦完成了以上步骤,就认为地下缝洞体成像阶段的工作已经完成。随后地震成像数据体被提供给解释人员进行储层识别和井位确定等工作。确定井位后,钻探目标和深度预测被提供给钻井部门进行钻井方案和套管设计等。
但在,在实际钻井过程中,获得井实测数据后,往往钻前地下缝洞体模型和实际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对于这种情况,目前通常的做法是,用已经获得的实际速度数据进行一维的纵向拉伸,来更新深度预测。但如果钻前缝洞体模型不够精确,钻探目标横向位置也有误差,一维的纵向拉伸并不能把它放回到正确空间位置,造成无法用钻头直接命中碳酸盐岩缝洞体。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用侧钻或裂解岩石等技术来做弥补。然而,上述方法无法准确预测钻井位置,提高了钻达目标储层的不确定性,进而使得钻井和套管方法变得复杂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碳酸盐岩缝洞体的预测方法、装置和终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准确预测钻井位置,提高了钻达目标储层的不确定性,进而使得钻井和套管方法变得复杂化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碳酸盐岩缝洞体的预测方法,包括:
对位于初步获取的目标缝洞体的预设距离处进行垂直地震剖面VSP测量,获取VSP速度和已钻井段的岩性信息;
根据所述VSP速度和已钻井段的岩性信息对预先建立的地下速度模型进行更新;
利用更新后的地下速度模型、并在预设范围对预先获取的目标井区进行偏移成像处理,获取地震数据体;
根据所述地震数据体对预先建立的三维空间模型进行重新刻画,获取所述目标缝洞体的新三维空间模型;
利用所述新三维空间模型对所述目标缝洞体的空间位置进行预测,获得预测信息。
如上所述的方法,在利用所述新三维空间模型预测所述目标缝洞体的空间位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缝洞体的空间位置对目标靶点和入靶方式进行预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21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功耗的定位器定位检测方法
- 下一篇:智能派岗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