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节点热流传感器线序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82335.6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2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沙心国;孙日明;文帅;陈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K19/00 | 分类号: | G01K1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马全亮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偿导线 热流传感器 双节点 线序检测 绝缘层 传感器头部 飞行试验 风洞试验 快速检测 温度测量 传感器 内电极 热激励 外电极 线序 柱型 测量 施加 | ||
一种双节点热流传感器线序检测方法,是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进行双节点热流传感器线序快速检测的方法。双节点热流传感器为柱型传感器,包括外电极、绝缘层、内电极、补偿导线a\b\c,可同时进行两个节点温度测量,在风洞试验和飞行试验中均可使用,但b\c不易区分。线序检测步骤如下:(1)将双节点热流传感器安装于模型壁面上;(2)在传感器头部施加一个热激励;(3)同时测量第一补偿导线a与另外两根待区分的补偿导线X、Y之间的电压值,分别为Vax和Vay;(4)对比两个电压值绝对值的大小,若|Vax|>|Vay|,则补偿导线X为第二补偿导线b,补偿导线Y为第三补偿导线c;若|Vax|<|Vay|,则补偿导线X为第三补偿导线c,补偿导线Y为第二补偿导线b。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节点热流传感器的线序检测方法,属于实验测量领域。
背景技术
在常规风洞试验和飞行试验中常常采用同轴热电偶进行模型表面热流测量,且一般使用的同轴热电偶均为单节点同轴热电偶(即只能测量模型表面温度),传感器一旦出现损坏,则测量位置的温度信息全部丢失,风险较大,另外采用单节点同轴热电偶进行热流测量只能获得模型表面温度,测量获得的信息较少,对复杂区域模型表面热流辨识带来巨大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双节点热流传感器,同时,针对该传感器线序不易分辨的问题,提出一种线序检测方法,通过在传感器顶部节点施加热激励,使得传感器的前后两个测量节点产生温差,同时测量两根相同材质补偿导线与另外一种补偿导线间的电压值,根据电压绝对值的相对大小,区分两根相同材质补偿导线的次序。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节点热流传感器线序检测方法,步骤如下:
(1)将双节点热流传感器安装于模型壁面上;
(2)在传感器头部施加一个热激励;
(3)同时测量第一补偿导线a与另外两根待区分的补偿导线X、Y之间的电压值,分别为Vax和Vay;
(4)对比两个电压值绝对值的大小,
若|Vax|>|Vay|,则补偿导线X为第二补偿导线b,补偿导线Y为第三补偿导线c;
若|Vax|<|Vay|,则补偿导线X为第三补偿导线c,补偿导线Y为第二补偿导线b。
所述双节点热流传感器为柱型传感器,包括外电极、绝缘层、内电极、第一补偿导线a、第二补偿导线b以及第三补偿导线c;
所述外电极与所述内电极由能够组成热电偶的两种材料分别制成,所述内电极为柱体,所述外电极为隔着所述绝缘层紧密包裹住所述内电极的筒体;在传感器的尾端,长出所述外电极的所述内电极端部侧壁上焊接有第二补偿导线b,在所述外电极底部侧壁上分别焊接有第一补偿导线a和第三补偿导线c。
所述第二补偿导线b、第三补偿导线c与所述内电极的材料均相同,所述第一补偿导线a与所述外电极的材料相同;在传感器的顶端形成有所述内电极与所述外电极连通的第一节点,第二补偿导线b与所述外电极的连接处形成为第二节点。
三根补偿导线能够组合成三条测量通道,第一测量通道为所述第一补偿导线a、第一节点、第二补偿导线b连通的回路;第二测量通道为第一补偿导线a、第二节点、第三补偿导线c连通的回路;第三测量通道为第二补偿导线b、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三补偿导线c连通的回路。
在传感器的顶端,所述内电极与所述外电极的端面齐平,所述第一节点位于传感器顶端的端面上。
所述第一节点为通过打磨将内电极与外电极连接形成的节点,或者为通过镀导电涂层令内电极与外电极连接的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23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