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提高羌活利用率的羌活饮片泡制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482690.3 申请日: 2018-12-05
公开(公告)号: CN109364104A 公开(公告)日: 2019-02-22
发明(设计)人: 杨贵明 申请(专利权)人: 杨贵明
主分类号: A61K36/237 分类号: A61K36/237;A61P29/00;A61P11/00;A61P15/00;A61P19/00
代理公司: 成都慕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78 代理人: 李小金
地址: 623300 四川省阿***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羌活 黄酒 炒制 泡制 取出 饮片 密封 烘箱 浸渍 浸入 喷壶 超声震荡 低温干燥 风湿痹痛 密封体系 羌活祛风 微波辐照 纤维素酶 中药泡制 止痛 炒药机 果胶酶 含水率 真空泵 除湿 放入 沥干 喷入 切片 清炒 水中 通经 食盐 冰箱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提高羌活利用率的羌活饮片泡制方法,涉及中药泡制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羌活切片,30‑35℃低温干燥至含水率低于20%待用;将羌活片加入到黄酒中,超声震荡处理20‑30min后,加入纤维素酶、果胶酶搅拌均匀后,密封,利用真空泵将密封体系抽至0.8‑1.2个大气压,密封浸渍2‑5h后,沥干,置于烘箱中干燥,取出浸入食盐水中,取出,微波辐照干燥10‑15min;将经过上述处理过的羌活片加入到炒药机中,升温至160‑180℃下清炒,炒制时间10‑15min,炒制时每隔1‑3min利用喷壶喷入适量黄酒,炒制结束后迅速取出放入5‑10℃的冰箱中,5‑10d即可,本发明利用黄酒泡制羌活能加强羌活祛风除湿、通经止痛的作用,提高羌活治风湿痹痛的疗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泡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提高羌活利用率的羌活饮片泡制方法。

背景技术

羌活,中药名。别名羌青、护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风使者、黑药,伞形科、羌活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根茎粗壮,伸长呈竹节状。根颈部有枯萎叶鞘。茎直立,圆柱形,中空,有纵直细条纹,带紫色。其性温,解表散寒、祛寒湿,用于外感风寒、头痛无汗、寒湿痹、上肢风湿疼痛。生长于海拔2000-4000米的林缘及灌丛内;分布于中国的陕西、四川、甘肃、青海、西藏,羌活功能发散风寒,祛风止痛,用于感冒风寒,兼有头痛、身痛为主,常配防风、白芷等药同用。羌活祛风湿的作用也甚为显着,为祛风胜湿常用之品。

中药材的化学成分是很复杂的,就某种具体的中药材来说,其中所含的具有一定的生理作用的化学成分,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可能是起治疗作用的有效成分,也可能是无效甚至是有害的成分。尽管目前对于大多数中药材的有效成分还不十分清楚,然而人们从实践中认识到在中药材中可能起生理作用的化学成分,主要在生物碱类、甙类、挥发油、树脂、有机酸、油脂、无机盐等几类成分中。炮制就是要保留有治疗作用的成分,去除无效甚至是有害的成分。中药必须经过炮制之后才能入药,这是中医用药的特点之一。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制药技术。中药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炮制工艺的确定应以临床需求为依据。炮制工艺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恰当。

羌活泡制始载于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宋代增加切制、米泔水浸、焙炒、酒炒制。清代又增面炒、淫羊藿拌蒸、蜜炒法。目前,以切片生用为主。

中国专利CN108310028A公开了一种羌活饮片的炮制方法,涉及中药材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原料:枇杷叶、大血藤、大青叶、黄芩、羌活、茶多酚、麦芽糖、黄醋。该发明羌活饮片的炮制方法简便,羌活饮片成型好,不易霉变,该炮制方法减少了羌活有效成分的流失,从而提高羌活的利用率,制备的羌活饮片口感好,具有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的功效。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提高羌活利用率的羌活饮片泡制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可提高羌活利用率的羌活饮片泡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羌活采收后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清除表面杂质,清水洗净后避光晾干,切片,30-35℃低温干燥至含水率低于20%待用;

(2)将羌活片加入到黄酒中,超声震荡处理20-30min后,加入纤维素酶、果胶酶搅拌均匀后,密封,利用真空泵将密封体系抽至0.8-1.2个大气压,密封浸渍2-5h后,取出羌活片沥干,置于烘箱中50-55℃干燥3-6h,取出浸入食盐水中,浸渍1-3min后取出,微波辐照干燥10-15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贵明,未经杨贵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26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