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抗菌成分小檗碱的止血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83221.3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1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叶飞;金甲;代凯丽;王林;张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4/10 | 分类号: | A61L24/10;A61L24/08;A61L24/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8 | 代理人: | 衣然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成分 小檗碱 止血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含抗菌成分小檗碱的止血微球及其制备和应用,且止血剂可用于体内并能快速降解吸收。本发明采用一种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明胶和小檗碱为原料的复合抗菌止血微球材料,利用小檗碱的抗菌和粘附性特点,在使得材料获得抗菌性能的同时,其止血效果进一步加强。同时在止血后的模拟体液环境下,降解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明胶和小檗碱止血抗菌有效成分,从而起到止血材料在体内可快速降解吸收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抗菌成分小檗碱的止血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相关应用。
发明背景
伤口大量出血一直是病人手术和战争中的主要致死原因,快速有效的止血可以在关键时刻挽救病人生命,这在临床上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针对快速止血这一需求,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止血材料,主要包括沸石敷料、壳聚糖敷料、明胶海绵、氧化再生纤维素等,这些材料吸水倍率较高,可快速粘附伤口形成止血微环境。明胶海绵尽管可以迅速吸血溶胀,止血效果好,但在神经系统等神经元密集的地方要小心使用,否则会压迫神经,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氧化再生纤维素在骨科手术中应谨慎使用,它可延迟骨痂的形成,还有形成囊肿的可能。因此以海藻酸钠、壳聚糖等为主要成分的新型止血材料正在蓬勃发展,众多实验结果表明,该类止血材料效果明显、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是现代止血剂发展的一个热门方向。
随着抗生素滥用导致“超级细菌”的出现,出血伤口化脓性感染或者特异性细菌感染可能会导致破伤风、败血症、脓血症和毒血症,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这些都是造成死亡不可忽略的因素。因此,新型止血材料所具有的功效不仅要包括很强的凝血能力,还应具备抗菌抗感染的能力,从而减少病人由于术后感染、伤口化脓等因素造成的死亡。国内外研制的止血材料很多,其中也不乏有抗菌性能的产品,但是大部分产品是利用材料进行抗生素类药物的载药复合或是复合抗菌作用的锌、银、碘等抗菌粒子,这不但加重了细菌耐药性问题而且这些抗菌粒子不易被人体吸收降解且价格较贵,所以在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中国专利201410384076.9公开了一种抗菌促愈合活性的复合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以埃洛石纳米管负载溶菌酶并且复合了壳聚糖的止血粉剂材料。该种材料希望利用埃洛石和壳聚糖发挥无机、有机材料各自优点起到止血杀菌作用,但正如其所述埃洛石纳米管作为无机材料,主要成分为氧化硅、氧化铝以及少量其他金属氧化物,该类成分在体内很难被降解吸收,也不能被溶菌酶水解从而发挥协同作用,因此不宜作为止血粉剂用于体内止血。
中国专利CN201610526892.8公开了一种可吸收抗菌止血微球、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的可吸收抗菌止血微球包括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明胶和溶菌酶,对大出血创面快速止血,防止创面细菌感染;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吸收,促进伤口愈合。该发明主要应用了溶菌酶的易降解特定结合其他成分形成可吸收抗菌止血微球,其提供的可选择和可替代方案较少,规模化应用对于产品原料的来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32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止血海绵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壳聚糖液体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