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点温差自动调节型相变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83534.9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4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朱士圣;余骙;刘延军;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国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6 | 分类号: | F23J15/06;F22B31/08;F28D20/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王巍巍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变换热器 温差 挡板 烟气余热 蒸发工质 换热器 流场 热交换 出口烟温 低温腐蚀 使用寿命 相变换热 烟气进口 有效防范 自行调节 受热 混合烟 酸露点 烟气量 右侧面 烟道 积灰 烟气 分配 纠正 磨损 腐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点温差自动调节型相变换热器,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该节点温差自动调节型相变换热器,包括流场纠正分配调节区,所述流场纠正分配调节区的右侧面开设带有调节挡板的烟气进口。该节点温差自动调节型相变换热器,通过设置相变换热区和蒸发工质调节区,在节点温差逐渐减小时,调节挡板会自行调节,控制进入受热面的烟气量和方向,提高了烟道的出口烟温,且多余的烟气将通过蒸发工质调节区,使得混合烟温的温度得以控制在酸露点以上,既能有效利用烟气余热,又能够有效防止低温腐蚀,延长换热器使用寿命,有效防范和控制了腐蚀、磨损、积灰工况的存在和危害,充分、高效地利用了烟气余热进行热交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点温差自动调节型相变换热器。
背景技术
燃煤发电机组目前依然为我国主要的发电机组,燃煤产生的烟气带走了大量的烟气余热,提高了锅炉的排烟热损失,这不仅降低锅炉循环热效率,还加剧了大气污染,随着大气污染的逐年严重以及锅炉烟气排放标准日趋提高,节能减排和超低排放已经被国家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通过换热器来有效利用烟气余热已然成为节能减排的常用技术,相变换热器作为一种烟气余热利用技术广泛用于火力发电厂的节能减排改造,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换热器不能根据电厂机组负荷来实施调整热交换量,使得设备在运行中不能最大限度的回收烟气余热。
目前,有多种改良型换热设备,但往往只具备其中一种特点,导致烟气余热利用效果较差,这很难满足目前现有的烟气余热利用需求,给节能减排工作带来发展障碍。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点温差自动调节型相变换热器,具备控制温差的优点,解决了烟气余热利用效果较差的问题,同时解决了提高余热利用效率均是以加大换热面积为代价的问题,满足改造项目有限安装空间,实现余热利用与设备投资的平衡。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控制温差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节点温差自动调节型相变换热器,包括流场纠正分配调节区,所述流场纠正分配调节区的右侧面开设带有调节挡板的烟气进口,所述流场纠正分配调节区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防磨牺牲区,所述防磨牺牲区远离流场纠正分配调节区的一侧面设置有相变换热区,所述相变换热区远离防磨牺牲区的一侧面设置有蒸发工质调节区,所述蒸发工质调节区远离相变换热区的一侧面开设有烟气出口,所述相变换热区和蒸发工质调节区均与汽水换热器固定安装。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流场纠正分配调节区包括烟气调节导流横向挡板和烟气调节导流纵向挡板,所述烟气调节导流纵向挡板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烟气调节导流横向挡板和烟气调节导流纵向挡板的表面分别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驱动电机位于流场纠正分配调节区的烟道外部。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防磨牺牲区包括假管和换热翅片管,所述换热翅片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磨罩,所述换热翅片管的数量为十一个。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相变换热区包括烟气换热器、饱和蒸汽上升管集箱、饱和水下降管集箱和汽包,所述烟气换热器的数量三个,所述烟气换热器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饱和蒸汽上升管集箱,三个所述饱和蒸汽上升管集箱呈竖直摆放,所述饱和蒸汽上升管集箱的背立面固定安装有饱和水下降管集箱,三个所述饱和蒸汽上升管集箱通过饱和水下降管集箱分别与汽包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蒸发工质调节区包括调节换热管及调节阀、调节换热管饱和蒸汽上升管集箱和调节换热管饱和水下降管集箱,所述调节换热管及调节阀与调节换热管饱和蒸汽上升管集箱的表面缠绕,两个所述调节换热管饱和蒸汽上升管集箱的背立端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换热管饱和水下降管集箱。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国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国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35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热式烧嘴低排放净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减少锅炉结渣的配煤掺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