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C尼龙复合材料的后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83819.2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1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易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00 | 分类号: | C08J7/00;B29B13/04;C08L7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黄启兵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坯材料 复合材料 缓冷 后处理 机械强度性能 烘箱 吸热 结晶过程 生产效率 时效处理 塑性材料 温度条件 规整 机加工 可移动 冷设备 放热 聚合 保证 加工 | ||
本发明属于塑性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C尼龙材料的后处理方法。本发明可移动的烘箱温度和缓冷设备的起始温度均设计在150℃~190℃范围,该温度范围正好接近于MC尼龙聚合的最高温度和结晶需要的温度,使得MC尼龙毛坯材料有一定的温度条件继续完成结晶的过程;因为MC尼龙毛坯材料的结晶过程是个缓慢的从吸热到放热的过程,要让MC尼龙毛坯材料更完整的结晶,并让晶体规整化,必须设置一个符合的缓冷条件,本发明缓冷数小时到100℃以下正好符合,得到的MC尼龙复合材料具有稳定的高机械强度性能,且具有良好的韧性;本发明缓冷后的MC尼龙复合材料经过数天的时效处理可以保证机加工尺寸的稳定,进而保证产品的加工精度,同时生产效率也能得到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性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C尼龙材料的后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MC尼龙又称单体浇铸尼龙(Monomer casting nylon),是工程塑料的一种。MC尼龙制品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自润滑、耐磨、防腐,绝缘等多种独特性能,几乎应用于所有的工业领域。它可直接取代部分为铜、不锈钢、铝合金等金属制品,“以塑代钢、性能卓越”。多年来MC尼龙的滑轮、滑块、齿轮、蜗轮、托轮、支承轮、走轮、水泵叶轮、轴套、轴瓦、活阀体、挡胶板、皮带轮、转动轮、棒材、管材、板材等,不仅较好地取代了相应的金属品,降低了成本,并且延长了整机及零件的使用寿命,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在批量工业生产过程种,要想得到稳定的MC尼龙复合材料,除了相关的材料制备工艺方法的保证外,还需要将聚合好MC尼龙毛坯材料进行后处理,常用的处理方式是集中在一个处理池内集中后处理。目前市场用的是水浴池处理。
在将生产过程种的MC尼龙毛坯材料集中后处理的“集中”过程中,MC尼龙毛坯材料处于一个急剧降温的过程,在这急剧降温的过程中,会使MC尼龙材料内部留下极强的内应力,导致MC尼龙材料在机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会带来开裂、尺寸不稳定的风险。这样,一些生产者就会用水浴的方式(将集中的MC尼龙材料一起放到水池内,对水进行加热,直到水开始沸腾,开始计时,让MC尼龙材料在水池中处于沸腾状态下数个小时后,将水冷下来再取出MC尼龙毛坯材料)来集中消除内应力,这样的方式虽然可以消除大部分的内应力,但是这样的方式条件会降低MC尼龙材料原有的机械强度,使材料富有韧性(提高断裂伸长率)。这样的结果不利于对产品的结构优化来节约材料使用。
要想得到理想的高强度的MC尼龙材料,最好的方式是将聚合好的MC尼龙材料就在模具中经过数小时以上的时间缓慢冷却,这样会得到高强度低应力的MC尼龙材料,但是这样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MC尼龙复合材料的后处理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MC尼龙复合材料的后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聚合好的MC尼龙毛坯材料放到缓冷设备内进行缓冷处理;
步骤S2、当步骤S1中的MC尼龙毛坯材料缓冷到结束温度后取出,同时将缓冷设备升温到起始温度等待下一批MC尼龙毛坯材料来进行缓冷处理;
步骤S3、将步骤S2中取出的MC尼龙毛坯材料入库后经过时效处理,即得到MC尼龙复合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的缓冷设备具体为缓冷烘箱、油浴池、石蜡池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缓冷设备的起始温度范围为:150℃~19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的结束温度范围为:100℃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时效处理的时间为一周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易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易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38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