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电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84238.0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6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康毛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天兰锅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7/02 | 分类号: | F24H7/02;F24H9/18 |
代理公司: | 浙江专橙律师事务所 33313 | 代理人: | 朱孔妙 |
地址: | 034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电锅炉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电锅炉,涉及电锅炉领域。该节能电锅炉,包括锅炉装置,所述锅炉装置的右侧包括有抽气头、导气管、加热罐、发热圈和导温金属针,所述抽气头的一端与锅炉装置右壁的上部插接。该节能电锅炉,通过设置的金属发热球,以及内胆、沙层、填沙保温壁、第一导热管、导温金属块、充油铜管、第二导热管导热金属壁和加热铜管的配合设置,使金属发热球通过加热底座通电后,能够通过内胆中的加热圈发热,从而使发热后的内胆,能够通过沙层进行保温,不让内胆中的热量快速流失,从而使内胆中的余温能够通过第一导热管传递至导温金属块上,从而使导温金属块能够将热量通过充油铜管、第二导热管、导热金属壁热传递至加热铜管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电锅炉。
背景技术
对比现有技术中的电锅炉,大多在使用时,往往都是通过加热丝将水烧开后,再通过加热丝的持续运作进行保温,这样的方式不仅耗能大,并且在电锅炉的使用过程中,会缩短电锅炉的使用寿命,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节能电锅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且新颖,能够利用沙子和自身运作产生的热量持续保温的节能电锅炉。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节能电锅炉,包括锅炉装置,所述锅炉装置的右侧包括有抽气头、导气管、加热罐、发热圈和导温金属针,所述抽气头的一端与锅炉装置右壁的上部插接,所述导气管的一端与锅炉装置右侧的上部插接,所述加热罐的左侧与锅炉装置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发热圈的一端与加热罐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温金属针的一端与加热罐左壁的下部插接。
所述锅炉装置的内部包括有填沙保温壁、电源底座、电源线、加热底座、金属发热球、内胆、沙层、灌入口、加热圈、电线、导热通孔、第一导热管、导温金属块、充油铜管、第二导热管、导热金属壁和加热铜管,所述填沙保温壁的一侧与锅炉装置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源底座的底壁与锅炉装置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源线的一端与电源底座的一侧电性连接,所述加热底座的底部与电源底座的顶部电性连接,所述金属发热球的底部与加热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内胆的一侧与金属发热球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沙层与金属发热球的内部填充,所述灌入口位于金属发热球的顶部开设,所述加热圈的一端与内胆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电线的一端与加热圈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导热通孔位于金属发热圈的下部开设,所述第一导热管的一端与内胆的底部插接,所述导温金属块的顶部与第一导热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充油铜管的外表面与导温金属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热管的一端与充油铜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热金属壁的底部与第二导热管的上端插接,所述加热铜管的一端与导热金属壁的一侧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锅炉装置的上部包括有入水口和保温顶盖,所述入水口位于锅炉装置的顶部开设,所述保温顶盖底部的一侧与入水口顶部的一侧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锅炉装置的外部包括有保温护筒,所述保温护筒的内壁与锅炉装置的外侧套接。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护筒的左侧包括有水龙头,所述水龙头的一端与保温护筒的左侧插接,所述水龙头的一端贯穿保温护筒的左侧并延伸至锅炉装置的内部,所述水龙头的内腔与锅炉装置的内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锅炉装置的底部包括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顶部与锅炉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包括有螺纹腿,所述螺纹腿的顶端与支撑腿的下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腿的外侧包括有螺母、支撑块和滚轮,所述螺母的内侧与螺纹腿的上部螺纹连接,所述支撑块的中部与螺纹腿的中部套接,所述滚轮的一侧与支撑块下部的一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温金属针的左端端贯穿加热罐的左侧以及锅炉装置的右侧,所述导温金属针的左端贯穿金属发热球的右侧并延伸至沙层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天兰锅炉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天兰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42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流式相变蓄热热水器
- 下一篇:一种宽温均温变温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