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水混凝土胶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84326.0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5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亮;王宗泽;李建国;张伟仹;王宏军;张卫东;张辉;史志钊;魏利明;欧素原;张继根;刘国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硕远海绵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2/14 | 分类号: | C04B22/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汤俊明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水 混凝土 胶结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水混凝土胶结组合物,按重量份计算,所述透水混凝土胶结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无水氯化钙30‑60份、聚合硫酸铁1‑10份、氯化钠1‑5份。所述无水氯化钙中,Mg含量为0.3‑0.5wt%,以MgCl2计;游离碱含量为0.1‑0.3wt%,以Ca(OH)2计。所述聚合硫酸铁为聚合硫酸铁的水溶液,所述聚合硫酸铁的水溶液的盐基度为8‑12%。本发明所述透水混凝土胶结剂掺入透水混凝土中兼具有增强效果和耐久效果,可显著延长其施工操作时间,提高透水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增加透水率。本发明的成本每公斤0.9元,且性能优异,经济实惠。本发明采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性能,性价比最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水混凝土添加剂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透水混凝土胶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是由骨料、水泥、外加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它不含细骨料,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成空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具有透水透气和重量轻的特点。透水混凝土不同于普通混凝土,它具有如下独特的优点:降低和吸收行车噪声,透水性能好,承载能力高,周围植物受到保护,不产生车辙。透水混凝土地坪不仅有装饰美观的作用,且色彩缤纷可以景观相融合,使城市环境建设更加和谐,是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一种优良海绵城市透水地坪材料。在城市雨水管理与水污染防治等工作上,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良性发展。
透水混凝土关键问题在于很难控制好混凝土透水性、抗压强度、孔隙率及成本之间的关系。性能越好,成本越高,只是追求性能,不考虑成本,没有实用性!市场上有一些声称性能较好的透水混凝土胶结剂,成本太高,甚至超过人民币2.1元/公斤,完全无法在市政工程等项目的推广,不能为社会创造经济价值,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由于透水混凝土内部存在大量的连通孔,透水系数与强度难以兼顾。目前,在满足透水系数下,国内透水混凝土路面的抗压强度普遍低于30.0MPa,抗折强度低于5.0Mpa,主要将其用在人行道、景观道路、停车场等轻载路面,在重载路面中的应用极少。为提高透水混凝土的强度,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胶结剂产品,分有机类(例如公开号:CN103524085B的中国专利)和无机类(例如公开号:CN105819724A的中国专利)两种,但均存在其固有的缺点。如有机类胶结剂虽增强效果较好,但价格较高以及由于耐碱性较差导致的透水混凝土耐久性的问题;无机类胶结剂虽价格较低、透水混凝土耐久性较好,但增强效果不明显。
并不是成分简单就是技术含量低,本发明的特色在于,采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性能,性价比最高。本发明兼具有增强效果和耐久效果,可显著增加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及抗压、抗折强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透水混凝土胶结组合物,按重量份计算,所述透水混凝土胶结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无水氯化钙30-60份、聚合硫酸铁1-10份、氯化钠1-5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按重量份计算,所述透水混凝土胶结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无水氯化钙40-50份、聚合硫酸铁3-5份、氯化钠1-3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按重量份计算,所述透水混凝土胶结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无水氯化钙45份、聚合硫酸铁4份、氯化钠1.5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无水氯化钙中,CaCl2含量≥94wt%。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无水氯化钙中,Mg含量为0.3-0.5wt%,以MgCl2计。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无水氯化钙中,游离碱含量为0.1-0.3wt%,以Ca(OH)2计。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合硫酸铁为聚合硫酸铁的水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硕远海绵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硕远海绵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43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