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卸车驾驶室骨架B柱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84473.8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1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赵虎辰;宗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B60R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驾驶室骨架 无缝发泡剂 隔音降噪 聚氨酯 自卸车 驾乘舒适性 中空钢管 中空部 驾驶室 灌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卸车驾驶室骨架B柱,包括B柱本体,所述的B柱本体为中空钢管,中空部灌注有聚氨酯无缝发泡剂。有益效果是在B柱中灌有聚氨酯无缝发泡剂,隔音降噪效果明显,能很好的起到驾驶室的隔音降噪,提升驾乘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卸车驾驶室骨架B柱。
背景技术
伴随着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工程机械的几大巨头正在大力拓宽海外市场,实现我国的工程机械产品从中国走向世界,这就要求我们的产品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性能,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各国针对矿用自卸车驾乘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升矿用自卸车驾驶室的综合性能势在必行。国际上对矿用自卸车驾驶室的NVH标准具有较高的要求,传统矿用自卸车驾驶室骨架多为中空结构,对外界噪声基本没有屏蔽作用,驾乘舒适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卸车驾驶室骨架B柱,隔音降噪效果明显,能很好的起到驾驶室的隔音降噪,提升驾乘舒适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卸车驾驶室骨架B柱,包括:B柱本体, B柱本体为中空钢管,中空部灌注有聚氨酯无缝发泡剂。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B柱本体为倒置的y形结构,采用倒置的y形结构,可以充分利用三角性造型的结构稳定性,通过改变结构件的造型结构来提升B柱的强度和刚度,从而提升矿用自卸车的被动安全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B柱中灌有聚氨酯无缝发泡剂,隔音降噪效果明显,能很好的起到驾驶室的隔音降噪,提升驾乘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B柱本体,2、灌注口,3、空气排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自卸车驾驶室骨架B柱,包括:B柱本体, B柱本体为中空钢管,中空部灌注有聚氨酯无缝发泡剂。
制作的时候在B柱本体的一端开有方形的注料口,令一端开有半径较小的圆形排气口,当发泡性材料通过方形的注料口注入时,支撑件内的空气通过圆形的排气口排出。发泡性材料的应用可以很好的起到驾驶室的减震降噪效用,大大提升了驾乘的舒适性。
如图2所示,本B柱本体还可以采用倒置的y形结构,很好的起到驾驶室支撑作用,以及安全防护作用。
本发明采用聚氨酯无缝发泡剂为阻燃聚氨酯发泡材料,以无机硼氮掺杂复合体作为泡孔成核剂,乙酸-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燃烧时通过膨胀发泡作用氧化形成不易燃的碳层,隔断与氧气的界面接触有效地组织材料的持续燃烧,无机硼氮掺杂复合物形成一种多孔核壳与发泡提形成特殊空隙,本身硼氮掺杂镍元素协同叠加具有优异的阻燃效果,并且优异的孔道性能在一定条件下大大增强了其吸音效果。
实施例1
一种阻燃聚氨酯发泡材料,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0份异氰酸酯、20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20份聚醚多元醇,10份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5份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10份无机硼氮掺杂复合体,不断搅拌,直至混合液体出现乳白现象,停止搅拌,
并注入发泡目标腔体中进行发泡得到聚氨酯发泡材料,发泡目标腔体的温度为35℃。
所述的无机硼氮掺杂复合物BN@NiO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分别量取10份无水乙醇与2份六水合硫酸镍混合均匀,配置得到混合物A;
步骤2、称取3份硼酸和4份尿素,混合得到混合物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师范大学,未经江苏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44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前部构造
- 下一篇:框架式车身后舱结构及焊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