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封口膜的空管填充式加热不燃烧发烟制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84718.7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2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征 |
主分类号: | A24D1/18 | 分类号: | A24D1/18;A24F47/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五***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口膜 发烟制品 圆形空管 填充式加热 过滤段 支撑段 阻隔片 空管 制备 加热 封口 燃烧 发烟 气雾 顺序连接 加热体 透气孔 装填 片式 填装 易被 针式 轴向 填充 吸食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封口膜的空管填充式加热不燃烧发烟制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带封口膜的空管填充式加热不燃烧发烟制品由圆形空管、顺序连接填充在圆形空管内的过滤段、支撑段、阻隔片、发烟段和封口膜构成,先用易被加热针或片戳破的封口膜对圆形空管一端进行封口,然后在圆形空管中装填发烟段,再装填轴向设有若干个透气孔的阻隔片,阻隔片后留出空腔作为支撑段,该支撑段后填装过滤段封口,制备成发烟制品。采用针式或片式加热体戳破封口膜插入到发烟制品的发烟段中进行加热产生气雾,消费者在近唇过滤段吸食被加热的气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烟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封口膜的空管填充式加热不燃烧发烟制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加热不燃烧发烟制品是通过加热发烟材料而非燃烧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烟气和香味物质。其由于减少了高温燃烧裂解过程,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大大降低。其中最具代表的为加热不燃烧卷烟。目前常见的加热不燃烧发烟制品由四个部分组成,从远唇端到近唇端分别是发烟段、空心段、降温段、过滤段。加工制备方法目前多采用改装卷烟机制备发烟段,滤棒成型机分别将各滤嘴段制备好,最终通过复合滤棒机进行设计组合,按照四元复合形式制备成加热不燃烧发烟制品。该方法对滤棒复合机的要求较高,且需改装卷烟机,复合程度复杂,制备工序繁琐,设备及运行费用昂贵,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封口膜的空管填充式加热不燃烧发烟制品制备方法,本方法制备的不燃烧发烟制品适用针或片式中心加热。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封口膜的空管填充式加热不燃烧发烟制品的制备方法,带封口膜的空管填充式加热不燃烧发烟制品由圆形空管、顺序连接填充在圆形空管内的过滤段、支撑段、阻隔片、发烟段和封口膜构成,其制备方法如下:先用易被加热针或片戳破的封口膜对圆形空管一端进行封口,然后在圆形空管中装填发烟段,再装填轴向设有若干个透气孔的阻隔片,阻隔片后留出空腔作为支撑段,该支撑段后填装过滤段封口,制备成发烟制品。
优选的,所述圆形空管采用有足够硬度对填充物起到包裹且支撑其不变形的材料制作,制作材料包含但不限于纸管、铝箔管、铝箔纸管、陶瓷管、硅橡胶管和耐温树脂管;所述圆形空管外部直径5mm-20mm,壁厚度0.1mm-1mm,长度30mm-100mm。
优选的,所述发烟段中装填的发烟材料为透气的圆柱体或柱体立体结构,发烟材料的立体结构包含但不限于颗粒状、丝状、丝状与颗粒状混合体或蜂窝状体构成。
优选的,所述阻隔片为对发烟材料起到隔断作用且对烟气起到过滤、降温或改变气流路径的耐高温材料,其材料包含但不限于耐温塑料、陶瓷和金属;所述阻隔片厚度1mm-8mm。
优选的,所述支撑段为长度10mm-35mm空腔;根据需要在所述支撑段空腔腔体内填充功能负载材料,填充材料包含但不限于吸味调节颗粒、载香缓释珠状物、载香爆珠或降温材料,填充材料对通过的烟气起到增加香味物质、吸附过滤及降温作用。
优选的,所述过滤段长度10mm-35mm,过滤段填充材料包含但不限于纤维纸、聚乳酸纤维、聚乙烯、模具成型或3D打印成型的具有螺旋状或蜂窝状透气结构材料。
优选的,所述过滤段为不填充材料的空腔,端部用与封口膜或阻隔片相同的材料封口。
优选的,所述封口膜采用易被加热片或针戳破的材料,包含但不限于打孔铝箔、高透气度纸张、覆膜纸或耐高温塑薄膜。
所述的带封口膜的空管填充式加热不燃烧发烟制品的应用,采用针式或片式加热体戳破封口膜插入到发烟制品的发烟段中进行加热产生气雾,消费者在近唇过滤段吸食被加热的气雾。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征,未经陈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47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