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84841.9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6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张天宇;范益铭;李志红;耿石磊;赵志峰;臧云昊;刘凤刚;吴佳兴;赵珊;赵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翔鲲水务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4;C12N1/16;C12N1/18;C02F3/34;C12R1/125;C12R1/10;C12R1/01;C12R1/38;C12R1/25;C12R1/245;C12R1/72;C12R1/865;C12R1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11359 | 代理人: | 徐江华 |
地址: | 10019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微生物制剂 生物酶 微生物 沼泽红假单胞菌 产朊假丝酵母 地衣芽孢杆菌 富营养化水体 枯草芽孢杆菌 亚硝化单胞菌 干酪乳杆菌 环境友好型 生产成本低 脱氮副球菌 无二次污染 植物乳杆菌 粪肠球菌 化学物质 假单胞菌 酿酒酵母 微生物酶 氧微生物 制备工艺 促进剂 黑曲霉 红螺菌 菌剂 铜铝 修复 | ||
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其包含微生物和生物酶。微生物部分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亚硝化单胞菌、亚硝化螺菌、铜铝假单胞菌、脱氮副球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沼泽红假单胞菌、红螺菌、黑曲霉和粪肠球菌;生物酶部分包含微生物酶和好氧微生物促进剂。本发明的所述复合微生物制剂不含有化学物质,对环境无二次污染,是对环境友好型的菌剂。其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在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流动缓慢的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和生长,使水体中溶解氧含量迅速下降,最终导致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死亡的现象。水体通常呈现黑色并伴有臭味。富营养化水体不能依靠自身的自净能力实现复原,要投加各种制剂并借助水处理设施来强化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过程。
黑水体的净水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修复法三种方法:
1)物理法:换水法、沉淀通气法、过滤法、清淤法、吸附法和磁分离方法;
2)化学法:絮凝法、中和法、络合法和氧化还原法;
3)生物修复法:生物(微生物、植物、动物)生殖代谢法。
生物方法较物理法及化学法有以下几个优点:
1)每种化学用品都是针对性很强的产品,当遇到其他化学物质时就有可能失效,而生物制剂对污染物的去除具有普遍性;
2)化学产品可以暂时消除某些有害物质以及掩盖臭味,不能阻止有害物质的生成:
3)使用化学产品后,水体中会有残留,可能导致二次污染。生物制剂所含天然微生物,不含致病菌和病原体,微生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以污水中的有机营养物质为食物,当污水得到净化后,这些微生物会随污染物的减少而逐渐消亡;
4)无毒,无腐蚀性,使用方便,基本不需要添加设备或是工程,节省资金投入。
微生物修复法本质是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代谢、合成代谢活动将水体中的污染物吸收、降解、转化,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微生物具有表面积大、耐污染能力强、转化效率高、繁殖速度快等特征,利用人工投加微生物从而对水体进行净化的技术种类繁多且发展迅速。
微生物主要从五个方面净化水体:
(1)降解有机物
微生物分泌酶将水体中复杂有机物降解为简单有机物,水体中上层好氧微生物将简单有机物吸收进细胞内,在胞内酶的作用下完全氧化,产物通常为CO2、H20;水体中下层间性厌氧及厌氧微生物在胞内酶作用下将有机物不完全氧化,产物为CO2、H20、H2、CH4、H2S和有机酸、醇、酮等产物。黑臭水体的主要成因是因为水体中含氧量过低,造成厌氧微生物成为优势菌种。
(2)脱氮
具有氨化功能的微生物将有机态的氮转化为氨(NH3),具有硝化功能的微生物将氨转化为亚硝酸盐及硝酸盐,具有反硝化功能的微生物将硝酸盐及亚硝酸盐转化为氮气并释放至大气中。
(3)聚磷
具有聚磷功能的厌氧微生物在厌氧环境中水解聚磷和糖原产生三磷酸腺苷,同时吸收污水中的挥发性脂肪酸。ATP是生物的能量载体,存储与细胞内用于微生物生殖代谢,磷是ATP的组成成分之一,从而使聚磷菌成为优势菌种。
(4)降低重金属毒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翔鲲水务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翔鲲水务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48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