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大直径盾构机长距离施工顺利出洞的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84974.6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6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许维青;翟志国;李义华;唐伟;王乐明;何博;李强;迟有峰;杨振朋;赵宏营;古艳旗;苏清贵;邓业华;杨志永;高佳;李斌;王康乐;花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2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直径 盾构 机长 距离 施工 顺利 出洞 测量方法 | ||
1.一种控制大直径盾构机长距离施工顺利出洞的测量方法,设定盾构机的开挖直径为10.9米、接收钢环的设计内径为11.2米,预留偏差量±0.15米,其特征是:
I、第一步钻取投点孔和管片通孔:以接收井为准,在接收井的后方地面也就是盾构机的掘进反方向依次配置有后视点和测站点,后视点和测站点属于地面测量控制网,在测站点的后方隧道上方地面采用旋挖钻钻取投点孔,投点孔至接收井的距离控制在300~400米时,投点孔的直径控制在0.8~1.2米,投点孔采用钢护筒做护壁,经人工清孔后在投点孔与管片接触处通过水钻钻取直径不小于0.15米的管片通孔,在管片通孔垂直的管片底部预埋0.2×0.2米的钢板;
II、第二步投点测量:在地面的投点孔上方架设激光投点仪三角架,将三角架的基座作为前视点,激光投点仪将其激光射线穿过管片通孔照射在所述钢板上得到投点坐标TD1(X1,Y1),然后去掉激光投点仪并在三角架基座上安放圆棱镜,在测站点上架设全站仪,先将全站仪照准后视点上的圆棱镜完成测量定向,然后将全站仪照准前视点上的圆棱镜并测量出前视点坐标,前视点在掘进方向上的投影点与投点重合;
III、第三步陀螺定向测量:在投点的后方300~400米且通视条件下,在隧道底部埋设导线点DX1,先在投点上架设圆棱镜并在导线点架设陀螺仪,通过陀螺仪完成对圆棱镜的定向观测工作并记录往测定向值β1;再在投点上架设陀螺仪并在导线点架设圆棱镜,通过陀螺仪完成对圆棱镜的定向观测工作并记录返测定向值β2,依据α1={(β1+β2±180°)+γ}得到DX1→TD1的方位角α1,γ是陀螺改正常数,180°是常数;
IV、第四步成果应用:依据上述II、III分别得出的投点坐标TD1(X1,Y1)和方位角α1复核当前盾构机所在位置的水平和高程偏差并对其进行纠偏,盾构机每掘进50米均采用上述方式纠偏一次,当盾构机掘进至接收井50米处时除按上述方式纠偏外要测量出接收钢环的实际中心坐标,使盾构机刀盘中心坐标按洞门接收钢环实际中心坐标掘进,盾构机刀盘的水平和高程偏差控制在±5厘米内直至盾构机顺利出洞;盾构机出洞后再次通过投点坐标TD1(X1,Y1)和方位角α1复核盾构机出洞时的水平和高程偏差,并与预留偏差量±0.15米进行比较;
V、第五步投点孔封孔:上述III完成后采用微膨胀混泥土进行管片通孔封堵,之后在管片通孔上部做防水层,然后在管片通孔防水层上浇筑两米高的微膨胀混凝土,剩余投点孔填埋采用细砂填至地面并压实整平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497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