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抗震消能锚杆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85134.1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5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沛沛;叶世斌;姚裕春;李安洪;魏永幸;葛学军;龚建辉;李宁;曾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锚杆 杆体 山体 消能 锚结构 锚固段 外露段 注浆体 自由段 受力 抗震 杆体外端 高烈度区 工程造价 抗震性能 锚杆外端 锚固连接 消能构件 钻孔孔壁 钻孔孔口 钻孔轴线 变形的 布设 粘结 钻孔 灌注 伸出 体内 | ||
一种预应力抗震消能锚杆,以使锚杆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大幅度降低高烈度区锚杆及其外锚结构的受力和工程造价。包括布设于山体的钻孔和沿钻孔轴线设置的锚杆,锚杆外端通过外锚结构与山体形成锚固连接,其特征是:所述锚杆由内而外包括锚固段杆体、自由段杆体、消能段和伸出钻孔孔口的外露段杆体,消能段设置两端分别与外露段杆体内端、自由段杆体外端固定连接的弹性消能构件,锚固段杆体与钻孔孔壁之间灌注注浆体将其与山体粘结为一体,锚杆通过外锚结构、注浆体与山体形成共同受力和变形的整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特别涉及一种预应力抗震消能锚杆,尤其适用于高烈度地震区的铁路、公路、水利的边坡工程。
技术背景
在高烈度地区,锚杆的地震工况峰值受力较大,在一般工况下的受力较小,常规全长粘结型锚杆或者预应力锚杆如果按照地震工况的受力来进行设计,经济性极差,且锚杆和外锚结构的变形协调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提出一种造价低、易实现的预应力抗震消能锚杆,很好的解决了高烈度区边坡工程修建的上述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应力抗震消能锚杆,以使锚杆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大幅度降低高烈度区锚杆及其外锚结构的受力和工程造价。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所采用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预应力抗震消能锚杆,包括布设于山体的钻孔和沿钻孔轴线设置的锚杆,锚杆外端通过外锚结构与山体形成锚固连接,其特征是:所述锚杆由内而外包括锚固段杆体、自由段杆体、消能段和伸出钻孔孔口的外露段杆体,消能段设置两端分别与外露段杆体内端、自由段杆体外端固定连接的弹性消能构件,锚固段杆体与钻孔孔壁之间灌注注浆体将其与山体粘结为一体,锚杆通过外锚结构、注浆体与山体形成共同受力和变形的整体结构。
所述钻孔内设置由其孔口延伸至注浆体前端的防腐套管,防腐套管内充填防腐油脂。
所述弹性消能构件为拉伸弹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锚杆通过外锚结构、注浆体与山体形成共同受力和变形的整体结构,锚杆具有设置弹性消能构件的消能段,锚固段长度只需满足一般工况下的设计长度,在地震来临时可充分发挥弹性消能构件的作用,将地震力吸收在消能段,从而不增加锚固段的受力,大幅度降低地震工况下锚杆和外锚结构的受力,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通过弹性消能构件的变形协调作用,充分协调外锚结构和山体的变形,地震过后弹性消能构件能恢复到初始状态,避免预应力锚杆失效;有效解决了高烈度地震地区传统全长粘结锚杆或者预应力锚杆长度过长,与外锚结构变形不协调,地震工况下易破坏的难题,并可减小锚杆和钻孔长度,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
本发明特别适用于高烈度地震区的铁路、公路、水利的边坡工程。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四幅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预应力抗震消能锚杆的构造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预应力抗震消能锚杆消能段的断面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预应力抗震消能锚杆自由段的断面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预应力抗震消能锚杆锚固段的断面图;
图中示出标记及所对应的名称:钻孔10、外露段杆体21、消能段22、自由段杆体23、锚固段杆体24、弹性消能构件25、防腐套管26、防腐油脂27、定位支架28、注浆体29、垫座30、锚具31、保护罩32、外锚构筑体33、山体S。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51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抗拔的缓凝结预应力灌注桩及方法
- 下一篇: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新型地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