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酸锌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85299.9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9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戴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申隆锌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5/37 | 分类号: | C01B25/37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257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酸锌 制备 反应釜 高位槽 氧化锌 工艺流程设计 成品品质 粉碎装置 磷酸溶液 人力成本 生产技术 生产效率 旋风装置 离心机 反应槽 干燥机 适量水 磷酸 含水 料浆 料箱 料液 去除 配制 中和 缓和 检验 | ||
本发明属于磷酸锌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磷酸锌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料箱,将一定量的氧化锌与适量水投入反应釜中,缓和搅拌得到氧化锌料浆。步骤2、在反应槽中配制一定比例的磷酸溶液,搅拌均匀后打入高位槽中。步骤3、将高位槽中的磷酸分批次加入反应釜中,多次检验其PH值。步骤4、通过管道将反应好的料液转移到离心机,去除水分和杂质,中和PH值,得到含水的固体经过干燥机干燥,控制水分为0.4‑1.5%。步骤5、利用粉碎装置和气体旋风装置,得到合格的磷酸锌。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制备工艺流程设计合理,磷酸锌成品品质高、生产效率高,降低了磷酸锌制备原料的损耗,提高了经济效益,也节省了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磷酸锌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酸锌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磷酸锌,无色斜方结晶或白色微晶粉末,有腐蚀性和潮解性,溶于无机酸、氨水、铵盐溶液;不溶于乙醇;水中几乎不溶,其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减小。加热到100℃时失去2个结晶水而成无水物,用作醇醛、酚醛、环氧树脂等各类涂料的基料,氯化橡胶、合成高分子材料的阻燃剂,也用于生产水溶性涂料和无毒防锈颜料。
可用作医药、牙科用粘合剂,也用于防锈漆、磷光体等。也可用作醇酸、酚醛、环氧树脂等涂料的基料,用于生产无毒防锈颜料和水溶性涂料,还用作氯化橡胶、高聚物阻燃剂。
现有的磷酸锌制备工艺,其设计不合理,所制得磷酸锌的成品品质低、效率低,且成品原料损耗大等,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磷酸锌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磷酸锌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工艺流程设计合理,磷酸锌成品品质高、生产效率高,降低了磷酸锌制备原料的损耗,提高了经济效益,也节省了人力成本。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磷酸锌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料箱,将一定量的氧化锌与适量水投入反应釜中,缓和搅拌得到氧化锌料浆,加温至55-65℃,搅拌24-28h。步骤2、在反应槽中配制一定比例的磷酸溶液,搅拌均匀后打入高位槽中,磷酸溶液的浓度为45%-55%。步骤3、将高位槽中的磷酸分批次加入反应釜中,多次检验其PH值,将PH值范围控制在5-7。步骤4、通过管道将反应好的料液转移到离心机,去除水分和杂质,中和PH值,PH值范围5-7,得到含水的固体经过干燥机干燥,控制水分为0.4-1.5%。步骤5、利用粉碎装置和气体旋风装置,得到合格的磷酸锌。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步骤1中通过料箱,将一定量的氧化锌与适量水投入反应釜中,缓和搅拌得到氧化锌料浆,加温至57-63℃,搅拌25-27h;步骤2中在反应槽中配制一定比例的磷酸溶液,搅拌均匀后打入高位槽中,磷酸溶液的浓度为47%-53%;步骤3中将高位槽中的磷酸分批次加入反应釜中,多次检验其PH值,将PH值范围控制在5.5-6.8;步骤4中通过管道将反应好的料液转移到离心机,去除水分和杂质,中和PH值,得到含水的固体经过干燥机干燥,控制水分为0.6-1.3%。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步骤1中通过料箱,将一定量的氧化锌与适量水投入反应釜中,缓和搅拌得到氧化锌料浆,加温至59-62℃,搅拌26.5h;步骤2中在反应槽中配制一定比例的磷酸溶液,搅拌均匀后打入高位槽中,磷酸溶液的浓度为50%-52%;步骤3中将高位槽中的磷酸分批次加入反应釜中,多次检验其PH值,将PH值范围控制在6-6.5;步骤4中通过管道将反应好的料液转移到离心机,去除水分和杂质,中和PH值,得到含水的固体经过干燥机干燥,控制水分为0.8-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磷酸锌的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制备工艺流程设计合理,磷酸锌成品品质高、生产效率高,降低了磷酸锌制备原料的损耗,提高了经济效益,也节省了人力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申隆锌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申隆锌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52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