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M型保持架结构的圆柱滚子轴承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85857.1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6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于长鑫;温少英;胡卫平;罗晓秋;孙晗;佟已冬;姜德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瓦房店轴承集团国家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46 | 分类号: | F16C33/46 |
代理公司: | 大连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37 | 代理人: | 刘涛 |
地址: | 1163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持架 接触段 内凹段 圆柱滚子轴承 兜孔 滚子 轴承技术领域 减少摩擦 圆柱滚子 轴向两端 不接触 汽车用 内圈 内陷 | ||
本发明涉及汽车用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M型保持架结构的圆柱滚子轴承,包括内圈、外圈、保持架及滚子,所述保持架兜孔孔梁第一接触段、内凹段、第二接触段;保持架兜孔孔梁轴向两端设置第一接触段及第二接触段,第一接触段与第二接触段之间设置内凹段,所述内凹段向保持架中心内陷,所述内凹段与圆柱滚子不接触。本发明提出一种带有M型保持架结构的圆柱滚子轴承,其实现降低扭矩,减少摩擦面积,设计保持架时采用M型结构,减少保持架与滚子的接触面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用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M型保持架结构的圆柱滚子轴承。
背景技术
圆柱滚子轴承是圆柱滚子的向心滚动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内部结构采用滚子呈平行排列,滚子之间装有间隔保持架或者隔离块。轴承保持架是一种隔离件结构,其保持滚动元件轴承的各个滚动元件围绕座圈均匀地间隔开。新能源汽车上需要安装圆柱滚子轴承,现有技术中采用普通形式的圆柱滚子轴承扭矩较大,滚子与保持架的接触面积较大,摩擦相对较大,而会造成整个轴承的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带有M型保持架结构的圆柱滚子轴承,其实现降低扭矩,减少摩擦面积,设计保持架时采用M型结构,减少保持架与滚子的接触面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带有M型保持架结构的圆柱滚子轴承,其包括内圈、外圈、保持架及滚子;所述保持架兜孔孔梁第一接触段、内凹段、第二接触段;保持架兜孔孔梁轴向两端设置第一接触段及第二接触段,第一接触段与第二接触段之间设置内凹段,所述内凹段向保持架中心内陷,所述内凹段与圆柱滚子不接触。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M型保持架向内凹陷的好处是更稳定兜住滚动体,保证滚动体不散架(从保持架上脱落),并且节约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内凹段包括第一渐变等腰梯形部、中间段及第二渐变等腰梯形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渐变等腰梯形部由第一接触段向中间段宽度逐渐缩小,所述第二渐变等腰梯形部由第二接触段向中间段宽度逐渐缩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其实现降低扭矩,减少摩擦面积,设计保持架时采用M型结构,减少保持架与滚子的接触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保持架与滚子接触的部分剖视图;
图中:1、第一接触段, 2、第二接触段, 3、第一渐变等腰梯形部,4、中间段,5、第二渐变等腰梯形部,6、四个接触面,7、保持架,8、滚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带有M型保持架结构的圆柱滚子轴承,其包括内圈、外圈、保持架7及滚子8;所述保持架兜孔孔梁第一接触段1、内凹段、第二接触段2;保持架7兜孔孔梁轴向两端设置第一接触段1及第二接触段2,第一接触段1与第二接触段2之间设置内凹段,所述内凹段向保持架中心内陷,所述内凹段与圆柱滚子不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内凹段包括第一渐变等腰梯形部3、中间段4及第二渐变等腰梯形部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渐变等腰梯形部3由第一接触段1向中间段4宽度逐渐缩小,所述第二渐变等腰梯形部5由第二接触段2向中间段4宽度逐渐缩小。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保持架兜孔孔梁第一接触段1的两个侧面分别与两侧的圆柱滚子接触,第二接触段2的两个侧面分别与两侧的圆柱滚子接触,实现四个面与滚子接触,而由于内凹段的第一渐变等腰梯形部3及第二渐变等腰梯形部5的宽度渐变,使得孔梁中间(内凹段)位置与滚子不接触,从而减小了滚子的接触面积。M型保持架的四个端部的小侧面与滚动体接触,减少接触面积,达到降低摩擦的目的,最终降低实现旋转扭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瓦房店轴承集团国家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瓦房店轴承集团国家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58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