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流水线的可视化监控和回溯仿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86653.X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7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曾荣;苗长胜;黎小军;向景睿;陈奕瑾;杨怡;马银玲;辜琳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胡晓丽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流水线 可视化 监控 回溯 仿真 系统 | ||
1.一种适用于流水线的可视化监控和回溯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控制模块以及历史回溯模拟仿真器,其中: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流水线的运行数据以及产品的可视化数据;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结合所述流水线的运行数据、产品的可视化数据,并对所述流水线的运行数据、产品的可视化数据进行检定后生产检定信息,将所述检定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和历史回溯模拟仿真器中;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监控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历史回溯模拟仿真器用于记录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中的所有数据;
当流水线体的上料模块将电表填装至工装板输送上流水线后:工装板从流水线上料模块运行至下一环节装置工位进行条码绑定的模拟,流水线运行状态采集器采集到工装板的到位信号后,推送至数据融合处理平台;数据融合处理平台根据流水线运行逻辑模型库中的流水线运行逻辑将该工装板与后台工装板数据队列中的新记录绑定,从而可以将对应的流水线电气信号,转换成远程实时监控终端上的模拟推动信号,结合前端技术实时绘制工装板的运行轨迹;与此同时,数据融合处理平台根据数据融合模型库中的业务对象关系,将生产任务采集器采集到的被检测表计业务信息、检定装置检测数据采集器采集到的电表检定项目信息相关联,将工装板上表位级检定情况展示在远程实时监控终端上;如果某个工装板表位出现了异常状态,可通过鼠标点击远程实时监控终端上的工装板图形,显示与表计绑定关系、当前检定进度,包括全部检定项目,从而实现大型流水线体的集中监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流水线的可视化监控和回溯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为远程实时监控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流水线的可视化监控和回溯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流水线运行状态采集器、检定装置检测数据采集器、生产任务采集器、流水线现场监控摄像头,所述流水线运行状态采集器用于采集流水线的运行状态数据,所述检定装置检测数据采集器用于采集产品的检定信息,所述生产任务采集器用于采集生产任务信息,所述流水线现场监控摄像头用于采集所述流水线现场的图像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流水线的可视化监控和回溯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流水线运行逻辑模型库、数据融合处理平台、数据融合模型库;所述流水线运行逻辑模型库用于存储预先设定的流水线布局、工位、输送线组合关系和工装板流转路径及其检测开关量信息;所述数据融合模型库用于存储预先设定的业务对象关系信息;所述数据融合处理平台用于获取所述流水线的运行状态数据、检定信息、生产任务信息,并与所述流水线运行逻辑模型库、数据融合模型库中预先设定的信息相融合后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以及历史回溯模拟仿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流水线的可视化监控和回溯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融合处理平台在小于5秒的时间内完成每次的数据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流水线的可视化监控和回溯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水线控制系统以及PLC,所述流水线运行状态采集器以OPC组态方式与PLC连接或以定制接口方式与流水线控制系统连接,采集到流水线的运行状态数据后通过网络光纤以小于1秒的时间间隔传输至数据融合平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流水线的可视化监控和回溯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线运行状态采集器与所连接的PLC或流水线控制系统采用双向数据交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665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成式对抗网络装置及训练方法
- 下一篇:高铁信号设备自动测试驱动引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