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械力化学制备高性能铁红/黏土矿物杂化颜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88068.3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0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勤;牟斌;王文波;汪琴;康玉茹;惠爱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C1/24 | 分类号: | C09C1/24;C09C3/04;C09C3/06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化学 制备 性能 黏土 矿物 颜料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力化学制备高性能铁红/黏土矿物杂化颜料的方法,是将黏土矿物、可溶性铁源和碱源混合,放入磨机中进行研磨,控制球料比为20~50,研磨速度为300~1200 rpm,研磨时间为30~360 min,得到前驱体,再将前驱体于500~900℃下煅烧30~120 min,得到高性能铁红/黏土矿物杂化颜料。该铁红/黏土矿物杂化颜料颜色亮丽,具有优异的耐高温和耐酸性能,可满足油漆、油墨、陶瓷、防腐涂料等领域对高性能铁红颜料的需求。此外,本发明制备方法无三废产生,工艺简单,绿色环保,适合工业化生产,从而有望替代现有铁红颜料的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红颜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力化学制备高性能铁红/黏土矿物杂化颜料方法,属于纳米无机颜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氧化铁红(简称铁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无机彩色颜料,具有良好的颜料品质,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涂料、地砖、陶瓷等领域。目前生产铁红的方法主要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其中干法主要包括绿矾(即七水硫酸亚铁)煅烧法、铁黄煅烧法、铁黑煅烧法以及以赤铁矿为原料的天然氧化铁矿物超细粉碎法等。湿法工艺主要包括硫酸盐(即硫酸亚铁或含有硫酸亚铁的溶液)法、硝酸盐(即硝酸铁、硝酸亚铁或含有硝酸铁盐的溶液)法、混酸法。相比之下,干法工艺是最为传统和原始的铁红生产工艺,其生产工艺简单、流程短,设备投资相对较少,但其产品质量较差,而且煅烧过程有有害气体产生。采用湿法工艺所得产品质量性能优异,但其工艺流程较长,生产过程能耗高,有大量的酸性废水产生。此外,在高档铁红品种,如微细化、高纯、耐热性、耐酸性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亟需研发高性能铁红颜料及其绿色制备工艺。
近年来,基底型无机杂化颜料引起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黏土矿物基无机杂化颜料。引入黏土矿物制备铁红颜料不仅可以改善其耐酸和耐热性能,还可以控制铁红粒子的粒径和粒径分布(CN105694539A、CN105802282A)。但其工艺涉及水热反应,制备过程复杂,并伴有废水的产生,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研究表明,物质受到机械力作用时,不仅可以促使其颗粒和晶粒细化、活化,改变其结晶状态,更能促使物料间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相。因此,采用机械力化学合成无机纳米材料,有望降低其烧结温度,提高理论密度,同时能使制得材料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能达到或接近该材料的理论值。与传统固相法相比,机械力化学法工艺更绿色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铁红/黏土矿物杂化颜料的制备方法,从而解决现有制备技术和所得产品缺陷,同时为黏土矿物的高值、高质、高效利用提供可行途径。
一、高性能铁红/黏土矿物杂化颜料的制备
本发明高性能铁红/黏土矿物杂化颜料的制备方法,是采用机械力研磨手段,将黏土矿物、可溶性铁源和碱源混合后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研磨,控制球料比为20~50,研磨速度为300~1200 rpm,研磨时间为60~360 min,得到湿态红色前驱体;再将湿态红色前驱体于500~900℃下煅烧30~120 min,制得高性能铁红/黏土矿物杂化颜料。
所述黏土矿物为天然黏土矿物或经酸、热处理的黏土矿物中的至少一种,主要包括凹凸棒石、蒙脱石、高岭石、埃洛石、海泡石、蛇纹石、云母、蛭石、累托石、蛭石等。
所述可溶性铁盐为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氯化亚铁、硫酸亚铁、醋酸亚铁、硝酸亚铁中的至少一种,可溶性铁源的用量为黏土矿物质量的0.5~4倍。
所述碱源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磷酸钠、磷酸一氢钠中的至少一种,碱源的用量为可溶性铁源质量的0.2~2.0倍。
二、高性能铁红/黏土矿物杂化颜料的表征
1、铁红/黏土矿物杂化颜料的X-射线衍射谱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80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