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热性尼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88668.X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5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飞;陈培;路丹;叶耀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9/40 | 分类号: | C08G69/40;C08G69/26;C08G69/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陈升华 |
地址: | 325207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耐热性 尼龙 预聚物 制备 次磷酸钠 反应单体 分段加热 聚合工艺 力学性能 耐高温性 尼龙分子 去离子水 杂环结构 真空转鼓 呋喃杂环 抽真空 反应釜 放入 主链 破碎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热性尼龙的制备方法,包括:反应单体、去离子水及助剂加入反应釜中,釜内温度升高至120‑150℃,保持1‑3h;继续升温至160‑200℃,保持1‑3h;最后升温至210‑230℃,保持1‑3h,得到白色预聚物;将白色预聚物破碎成颗粒,放入至真空转鼓中,并加入次磷酸钠,抽真空,温度升高至120‑160℃,反应1‑3h;继续升温至170‑210℃,反应1‑3h;最后升温至220‑240℃,反应6‑10h,得到即高耐热性尼龙。本发明通过分段加热聚合工艺,在尼龙分子主链中加入杂环结构(如呋喃杂环结构),使得高耐热性尼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和良好的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温尼龙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耐热性尼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温尼龙(即高耐热性尼龙)具有优良的短期和长期耐热性,高刚性,高温下抗蠕变性能,突出的韧性,优异的耐疲劳性,良好的抗化学药品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相关领域对高性能材料尤其是对耐高温工程塑料的需求日益迫切,高温尼龙作为耐高温工程塑料的一种,具有较好的性价比,是介于通用工程塑料尼龙和耐高温工程塑料PEEK之间的高耐热性树脂,广泛应用在电子电气工业、汽车工业等领域。
EP0039524、US6747120、US4603166、US4076664、US4246395、US4762910、US6518341、CN1590433A、CN102786794A、CN101492534A等国内外专利公开了高温尼龙的制备方法。DSM(帝斯曼)采用己二酸和丁二胺为反应单体制备高温尼龙PA46,属于脂肪族尼龙范畴。除PA46外,大都采用在尼龙分子主链中引入苯环,一方面提高材料的刚性、耐热性,另一方面降低材料吸水率,提高尺寸稳定性,所形成的高温尼龙品种主要有PA4T、PA6T、PA9T、PA10T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耐热性尼龙的制备方法,通过分段加热聚合工艺,在尼龙分子主链中加入杂环结构(如呋喃杂环结构),使得高耐热性尼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和良好的力学性能。
一种高耐热性尼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反应单体、去离子水及助剂加入反应釜中,用氮气置换釜内空气后,充氮气使釜内压力保持0.15MPa~0.3MPa,打开加热,釜内温度升高至120-150℃,在此温度下保持1-3h;继续升温至160-200℃,在此温度下保持1-3h;最后升温至210-230℃,釜内压力为1.8MPa~2.6MPa(优选为2.0MPa~2.4MPa),在此温度下保持1-3h,得到白色预聚物;
(2)将步骤(1)制备的白色预聚物破碎成颗粒,放入至真空转鼓中,并加入次磷酸钠,抽真空,打开加热,温度升高至120-160℃,在此温度下反应1-3h;继续升温至170-210℃,在此温度下反应1-3h;最后升温至220-240℃,在此温度下反应6-10h,得到白色聚合物(即高耐热性尼龙)。
步骤(1)中,用氮气置换釜内空气三次后,充氮气使釜内压力保持0.2MPa。
所述的反应单体、去离子水、助剂的质量份数配比如下:反应单体100份;去离子水为20~200份;助剂为0.1~3.0份。
所述反应单体为杂环二酸、芳香族二酸和脂肪族二胺。
所述的杂环二酸为呋喃二甲酸、噻吩二甲酸、吡咯二甲酸、吡唑-3,5-二甲酸、吡啶二甲酸、咪唑-4,5二甲酸、喹啉二甲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包括两种),优选呋喃二甲酸。
所述的芳香族二酸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2-甲基对苯二甲酸、2,5-二氯对苯二甲酸、2,6-萘二酸、2,7-萘二酸、1,4-萘二酸、4,4’-联苯二甲酸、二苯基甲烷-4,4’-二羧酸、二苯基砜-4,4’-二羧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包括两种),优选对苯二甲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86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尼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湿强PAE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