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实时负荷监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88814.9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2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曹现峰;汤中会;李建柱;缪玉生;江炜楠;丁永清;柳伟;汤强;陈继军;钱壮;江国权;李宁;张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池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00 | 分类号: | B60L53/00;B60L53/62;B60L53/63;B60L53/67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陆丽莉;何梅生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实时 负荷 监测 电动汽车 智能 充电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时负荷监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包括:n个蓄电池组、n个智能充电桩、EV智能充电控制器、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配电网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中心。本发明能有效减少大规模电动汽车在用电高峰时接入充电桩进行集中充电时对整个电网系统产生的负荷冲击影响,从而能保障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应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实时负荷监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地球资源的过快消耗,能源紧缺问题也日益严重。与此同时,汽车排放的尾气也对空气造成了直接的污染,破坏了人类的自然生存环境。为此,发展电动汽车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用电力清洁能源代替传统能源作为汽车的驱动源,不仅解决了资源短缺问题,而且有效的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需求。
当前,电动汽车采用的充电方式主要有快速充电和常规充电。该方式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快速充电及常规充电方式,并未考虑到未来大规模电动汽车集中充电对电网运行稳定性及安全性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在电网用电高峰时,大规模的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必将对电网产生强烈的冲击;如何减少大规模电动汽车在用电高峰时接入充电桩进行集中充电对整个电网系统产生的负荷冲击负担,与此同时如何实现基于当前电网实时负荷参数特性及所需充电蓄电池组状态制定多种EV充电方案,供EV用户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基于实时负荷监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以期能有效减少大规模电动汽车在用电高峰时接入充电桩进行集中充电时对整个电网系统产生的负荷冲击影响,从而能保障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基于实时负荷监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的特点包括:n个蓄电池组、n个智能充电桩、EV智能充电控制器、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配电网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中心;
所述配电网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中心获取电网实时负荷参数并通过自身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给所述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
所述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通过自身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电网实时负荷参数并传递给所述EV智能充电控制器;
第i个智能充电桩获取第i个蓄电池组中的电池组参数并传递给所述EV智能充电控制器;
i=1,2,…,n;
所述EV智能充电控制器根据所述电网实时负荷参数及所述第i个蓄电池组中的电池组参数,制定第i个EV用户的多种充电方案并发送给所述第i个智能充电桩供第i个EV用户选择;
所述第i个智能充电桩根据所述第i个EV用户所选择的最终充电方案为第i个EV用户提供充电服务。
本发明所述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的特点也在于:
所述第i个蓄电池组包括: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BMS和第一CAN接口;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获取所述第i个蓄电池组中的电池组参数并通过所述第一CAN接口发送给所述智能充电桩;所述第i个蓄电池组中的电池组参数包括:所述电池组的机械性能、温度、电压、电流和电量。
所述第i个智能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控MCU、第一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充电调制回路和第二CAN接口;
所述人机交互模块获取第i个EV用户的充电需求并发送给所述充电桩主控MCU;
所述充电桩主控MCU根据所述第i个EV用户的充电需求利用所述第二CAN接口获取所述第i个蓄电池组参数并通过所述第一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传递给所述EV智能充电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池州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池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88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