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完井管柱及其防砂管柱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91658.1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7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匡韶华;彭建云;曾努;王宝权;易俊;柳燕丽;景宏涛;涂志雄;贾俊敏;孔嫦娥;秦曼;杨淑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8 | 分类号: | E21B43/08;E21B34/14;E21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柱 及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完井管柱及其防砂管柱。防砂管柱包括底部替浆阀、筛管管柱及中心管组件;筛管管柱的一端与底部替浆阀连接;中心管组件套设在筛管管柱内,且中心管组件的一端伸入到底部替浆阀内;底部替浆阀包括管柱和弹性封堵件,弹性封堵件设置于管柱内;中心管组件的一端与弹性封堵件抵接,管柱与中心管组件的一端的管壁上均开设有通孔;中心管组件为可溶性材料;筛管管柱的第一端的内壁与中心管组件的外壁之间密封设置,中心管组件的外壁与管柱靠近筛管管柱的一端的内壁之间密封设置,本发明通过采用中心管组件封闭筛管管柱的流动通道,并采用底部替浆阀建立替浆流动通道,实现了产层段底部的充分替浆和清洁完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完井管柱及其防砂管柱。
背景技术
油气田开发包括三个过程,分别为油气井钻井作业、完井作业和采油作业,钻井作业的后期需要进行完井作业,完井作业又是采油作业的开始,完井作业对钻井作业和采油作业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由于超高压高产油气井普遍地层压力系数较高,在钻井作业过程中,为保证井控安全,需采用重泥浆压井,在完井作业中,重泥浆极易挤入地层,对储层造成严重伤害,为实现清洁完井,减少储层伤害,需要采用清洁完井液将原井重泥浆排出井外,在采油作业中,很多地层会出砂,为了满足防砂要求,完井管柱的油管底端需要安装防砂管柱,并将筛管管柱下入产层段,实现采油过程中的防砂功能。
在完井作业中,将清洁完井液注入油管与井壁之间的油套环空,将油套环空中的重泥浆通过上的通孔挤入油管内,并随油管排出井外,即反循环替换出油套环空及油管内部的重泥浆,然而,防砂管柱上设置有防砂通孔,清洁完井液经油套环空流至防砂管柱处时,便通过防砂管柱的防砂通孔进入管柱内部,并经油管排出井外,难以将产层段底部的重泥浆充分替出,部分重泥浆仍滞留在井底,造成储层伤害和井筒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完井管柱及其防砂管柱,以解决现有的防砂管柱无法将将储层层底部的重泥浆充分替出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砂管柱,包括:底部替浆阀、筛管管柱及中心管组件;
其中,筛管管柱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油管,筛管管柱的第二端与底部替浆阀连接;
中心管组件套设在筛管管柱内,且中心管组件的一端伸入到底部替浆阀内;
底部替浆阀包括管柱和弹性封堵件,弹性封堵件设置于管柱内;中心管组件的一端伸入管柱内且与弹性封堵件抵接,管柱与中心管组件插入底部替浆阀内的一端的管壁上均开设有通孔,以使中心管组件与底部替浆阀的外部连通;
中心管组件为可溶性材料,以使中心管组件溶解后,弹性封堵件封堵管柱靠近所述筛管管柱的一端;
筛管管柱的第一端的内壁与中心管组件的外壁之间密封设置,中心管组件的外壁与管柱靠近筛管管柱的一端的内壁之间密封设置。
可选的,弹性封堵件包括阀球和弹性元件;其中,
弹性元件的一端固定于管柱的底部,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阀球连接,中心管组件的一端伸入管柱内且与阀球抵接。
可选的,中心管组件的外壁与管柱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芯子,密封芯子设置在靠近所述筛管管柱的一端。
可选的,密封芯子靠近筛管管柱的一端为锥形。
可选的,密封芯子的最小内径小于或等于阀球的直径。
可选的,中心管组件的外壁与密封芯子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可选的,筛管管柱的第一端设置有固定结构,固定结构用于将中心管组件固定于所述筛管管柱上。
可选的,固定结构包括安装于筛管管柱的第一端的固定筒,固定筒朝向中心管组件的内壁上开设有固定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16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的温度自动调节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弹性元件振动传递测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