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雷达罩分流条特征点空间位置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92343.9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8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马骏;韩吉策;徐振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250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雷达罩 特征点空间位置 三坐标测量机 分流 法向 测量 数字化检测 特征点位置 传统激光 快速定位 三维数模 设计软件 特征位置 五轴机床 运输成本 点坐标 外场 划伤 向量 罩体 投影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数字化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确定雷达罩分流条特征点空间位置坐标的方法。本发明借助CATIA三维数模设计软件和PC‑DMIS三坐标测量机系统,实现雷达罩分流条特征位置点坐标及法向向量的生成,将该坐标值及法向向量值输入至QUINDOS三坐标测量机系统下,即可实现特征点位置的快速定位,本发明采用基于QUINDOS系统的三坐标测量机确定雷达罩分流条特征点空间位置坐标,相比于传统激光投影定位可大大提高测量精度,同时避免了采用五轴机床定位带来的易划伤罩体的困扰。该方法已应用于外场雷达罩测量,减少了运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字化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确定雷达罩分流条特征点空间位置坐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面向雷达罩分流条特征点空间位置测量的方法通常有以下三种:
(1)激光投影测量。该方法实现起来较为简单,只需在被测罩体上方布置激光发射头,并在上位机输入分流条端点坐标即可,缺点是测量精度低且不稳定。
(2)五轴机床在线测量。五轴机床的测量精度较高,但是在测量前需要提前进行程序仿真验证,否则在测量时会产生划伤罩体的问题。
(3)PC-DMIS系统下的三坐标测量。使用该方法测量起来步骤较为简单,仅需要在三坐标软件端框选数模上的测量点即可自动生成坐标和法向向量,但是在某些工厂三坐标测量机为QUINDOS系统,该方法并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解决QUINDOS系统下雷达罩分流条特征点位置快速定位问题,快速、准确的找到雷达罩分流条特征点的空间位置。
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确定雷达罩分流条特征点空间位置坐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CATIA三维数模设计软件和PC-DMIS三坐标测量机系统,实现雷达罩分流条特征位置点坐标及法向向量的生成,将该坐标值及法向向量值输入至QUINDOS三坐标测量机系统下,即可实现特征点位置的快速定位,具体操作分为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CATIA三维数模设计软件中将含有分流条的雷达罩数模由飞机坐标系转换至测量坐标系,并提取所需要定位的特征位置点,形成测量数模;
第二步,利用CATIA软件中的空间位置点测量功能量取每一个特征位置点的空间位置坐标值;
第三步,将测量数模导入至PC-DMIS三坐标测量机下,利用图形化编程语言快速生成空间位置点的法向向量值,将生成好的空间位置坐标值和法向向量值输入至QUINDOS系统下;
第四步,根据生成好的空间坐标值和法向向量值,移动测头至对应位置进行触测。
所述特征位置点是雷达罩分流条的4个端点。
所述对应位置是雷达罩分流条的4个端点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基于QUINDOS系统的三坐标测量机确定雷达罩分流条特征点空间位置坐标,相比于传统激光投影定位可大大提高测量精度,同时避免了采用五轴机床定位带来的易划伤罩体的困扰。该方法已应用于外场雷达罩测量,减少了运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一种确定雷达罩分流条特征点空间位置坐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CATIA三维数模设计软件和PC-DMIS三坐标测量机系统,实现雷达罩分流条特征位置点坐标及法向向量的生成,将该坐标值及法向向量值输入至QUINDOS三坐标测量机系统下,即可实现特征点位置的快速定位,具体操作分为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CATIA三维数模设计软件中将含有分流条的雷达罩数模由飞机坐标系转换至测量坐标系,并提取所需要定位的特征位置点,形成测量数模;所述特征位置点是雷达罩分流条的4个端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23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