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焊接裂纹敏感性特厚钢板610CF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92768.X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2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朱书成;唐郑磊;许少普;李忠波;杨阳;张占杰;张涛;刘庆波;康文举;袁永旗;庞百鸣;于飒;董真真;袁继恒;朱先兴;王英杰;薛艳生;蒋鹏;李亮;袁高俭;符可义;全微波;郑海明;陈良;陈熙;李嘎子;白艺博;王勇;杨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44;C22C38/54;C22C33/04;C21D8/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秦舜生 |
地址: | 47455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压力钢管 涡壳 低焊接裂纹敏感性 特厚钢板 转炉炼钢 水电站压力钢管 热处理 水轮机 轧制 吹氩处理 焊接性能 压力管道 压力前池 有压状态 质量特征 调压室 焊接性 水头 蜗壳 加热 生产 水管 屈服 水电站 水库 | ||
1.一种低焊接裂纹敏感性特厚钢板610CF,其特征在于:该钢板的厚度为60mm以上,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单位,wt%):C 0.03~0.09、Si≤0.40、Mn 1.0~1.5、P≤0.015、S≤0.005、Cr≤0.60、Ni≤0.15~1.5、Mo≤0.50、B≤0.003,其它为Fe和残留元素,碳当量Ceq≤0.46,焊接裂纹敏感性指数Pcm≤0.23,其中,
Ceq=C+Mn/6+Si/24+Ni/40+Cr/5+Mo/4+V/14,
Pcm=C+Si/30+Mn/20+Cu/20+Ni/60+Cr/20+Mo/15+V/10+5B。
2.一种低焊接裂纹敏感性特厚钢板610CF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KR铁水预处理:到站铁水必须扒前渣与扒后渣,保证液面渣层厚度≤22mm,铁水经KR搅拌脱硫后保证铁水S≤0.006%,保证脱硫周期≤22min,脱硫温降≤22℃;
b.转炉炼钢:转炉装入废钢全部采用边角料;转炉终点控制:出钢温度≥1650℃、0.05%≤C≤0.07%,出钢过程中不允许吹氩、不允许向钢水中加入任何脱氧剂和合金;出钢结束采用挡渣锥挡渣,避免出钢下渣,若挡渣失败,必须提前抬炉,确保转炉下渣厚度控制在42mm以下,以避免下渣回P;钢水到氩站后,杜绝向钢水中加入合金、铝线或辅料和脱氧剂,同时也杜绝吹氩。钢水直接吊至LF炉处理,离站温度按照≥1600℃控制;
c.吹氩处理:氩站一次性加入铝线,在氩站要求强吹氩8-10min,流量500-600NL/min,钢液面裸眼直径控制在500~600mm,离氩站温度不得低于1600℃;
d.LF精炼:通过LF炉外精炼能够实现微调成分、氩气搅拌、泡沫渣埋弧加热际还原气氛白渣;
e.VD真空:VD到站温度1668℃,预抽5min至真空,保压20min破空,软吹5min后1586℃离站,定氢0.79ppm符合标准;要求在67Pa的真空度下,保压时间≥20min,同时要求保压过程钢水翻腾效果良好;VD离站温度为1570~1575℃;
f.加热:钢坯加热温度选定为1170~1210℃,加热时间按照1min/mm进行计算;
g.轧制:高温再结晶轧制温度为1050~1100℃;对特厚钢板的轧制道次分配使钢坯心部组织在轧制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变形,轧制过程中道次压下率依次增加,获得一道次压下率为17%的变形,之后为保证板形则压下率逐渐降低。轧制时严格控制轧制力及轧制扭矩,保证轧制力在8600吨以上,轧制扭矩在3200KNm以上,同时加强弯辊力调节,调控板形;
h.热处理:采用两相区亚温淬火方式,该钢种通过810~860℃淬火温度,保温时间1.8-2.2min/mm,保留部分未溶的铁素体阻止已转变的奥氏体长大,把奥氏体一定量的晶粒分割成多个区域,并在后期冷到贝氏体转变温度后,被分割的各区内不同取向亚晶界上的析出物促使贝氏体在各亚晶界形核,亚晶的取向差引起各亚晶贝氏体束方向不同,并且各束贝氏体的长大过程受亚晶界的限制。在双相区淬火后得到软、硬相结合的组织,即游离铁素体+马氏体+(板条贝氏体)+残余奥氏体的混合组织,最终得到的特厚钢板韧性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未经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276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