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夜视监控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92857.4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2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聪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网板 镜头 监控器 夜视 红外二极管 镜面 玻璃盖板 区域形成 网孔孔径 表面镀 补光 均布 开孔 正对 遮挡 柔和 视野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夜视监控器,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前方中央设有镜头,所述镜头周围均布有红外二极管;所述镜头前方还设有玻璃盖板;所述镜头前方还设有金属网板,所述金属网板的网孔孔径小于0.01mm,并且所述金属网板的表面镀制成镜面,所述金属网板的中部与所述镜头正对的区域形成开孔,以使所述镜头的视野完全不被该金属网板遮挡。该夜视监控器仅适用少量的红外二极管,即可获得均匀柔和的夜视补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设备领域,特别地,是涉及一种夜视监控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监控器,普遍配备有夜视功能,其主要通过分布于镜头周围的红外二极管,来实现对视野范围内的夜间环境进行补光。然而,单个的红外二极管的照射范围较为集中,因此需要在镜头外周密布大量的红外二极管,才能获得亮度较为均匀的夜视视野,这不仅大幅增大了监控器电源模块的负担,并且拥挤的红外二极管使得夜视监控器的正面较不美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夜视监控器,该夜视监控器仅适用少量的红外二极管,即可获得均匀柔和的夜视补光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该夜视监控器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前方中央设有镜头,所述镜头周围均布有红外二极管;所述镜头前方还设有玻璃盖板;所述镜头前方还设有金属网板,所述金属网板的网孔孔径小于0.01mm,并且所述金属网板的表面镀制成镜面,所述金属网板的中部与所述镜头正对的区域形成开孔,以使所述镜头的视野完全不被该金属网板遮挡。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网板贴设于所述玻璃盖板的前面,从而使金属网板表面易于在夜间或雨湿天气下,表面形成大量微型液化水珠,对所述红外二极管的红外光照形成大规模散射现象,进一步提高视野范围内红外光照的均匀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该夜视监控器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前方中央设有镜头,所述镜头周围均布有红外二极管;所述镜头前方还设有玻璃盖板;所述玻璃盖板的表面镀制有镜面格栅,所述镜面格栅的栅条由镜面构成,而相互平行的相邻栅条之间的间隔为1~2μm;栅条自身宽度为1~10μm;并且所述玻璃盖板中央与所述镜头正对的区域不制作所述镜面格栅,以使镜头的视野完全不被遮挡。
作为优选,所述镜面格栅只包括一个延伸方向的栅条,或者包括相互正交的两个相互正交的延伸方向的栅条。
上述两种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由红外二极管发出的红外光,在投射到所述金属网板或镜面格栅时,由于网孔或栅条间隔极小,使红外光波形成明显衍射现象,从而使单只红外二极管的照射范围大幅提高,从而由少量的红外二极管,即可获得均匀柔和的夜视补光效果;对于被金属网板或镜面格栅表面的镜面反射回去的光照,则经由反复反射后,仍从网孔或栅条间隔中向外投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夜视监控器实施例一的正视示意图。
图2是本夜视监控器实施例二的正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一中,该夜视监控器包括基体1,所述基体1前方中央设有镜头2,所述镜头2周围均布有4个红外二极管3;所述镜头2前方还设有玻璃盖板(未标记);所述镜头前方还设有金属网板4,所述金属网板4的网孔孔径小于0.01mm,以使孔径与红外二极管3的波长在相同的数量级内,从而形成明显的衍射现象;本实施例一中,网孔是方形孔,故孔径指方形孔的边长;所述金属网板4的表面镀制成镜面,所述金属网板4的中部与所述镜头2正对的区域形成开孔,以使所述镜头2的视野完全不被该金属网板4遮挡。
所述金属网板4可以贴设于所述玻璃盖板的后表面,也可以贴设在玻璃盖板的前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聪,未经李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28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采集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人脸抓拍的高速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