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钾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92978.9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9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富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艳秋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马国冉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肥料 钾肥 制备 堆肥发酵 滚筒造粒 黄腐酸钾 营养配比 海藻 研磨 钾元素 木薯渣 碳元素 补碳 糖蜜 提质 增效 增产 补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钾肥及其制备方法,以海藻、木薯渣、糖蜜经研磨均匀后,堆肥发酵,加入黄腐酸钾进行滚筒造粒所制成的碳钾肥料。此碳钾肥料可以补充植物所需碳元素和钾元素,使植物摆脱靠天补碳的现状,其合理的营养配比,在减少肥料使用的同时,可以增产、提质、增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钾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国内外对肥料等问题,比如平衡施肥、水肥一体化、土壤改良、减肥增效、肥料利用率等等都有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对碳营养的关注还是比较薄弱。目前植物碳营养的补充主要是靠大气二氧化碳的自然状态补充,氮、磷、钾、中微量元素等等已经实现了人工施入,碳却是唯一靠天补充的大量元素,这种自然补充远不能满足作物的需求,尤其在大量施入化肥的情况下,更是造成了碳短板效应,使植物营养失衡,养分利用率也大打折扣,一般有机肥是可以作为人工补碳的有效途径,有机肥虽然含有大量的碳,但是其有效性低,水溶性一般在2%左右,难以被根系吸收。本发明一种碳钾肥及其制备方法填补了靠天补碳的现状,利用糖类作为碳的补充载体,跳过作物光合作用,直接进入后续的生化反应,易被作物吸收,实践中显示了增产、提质、抗逆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海藻、木薯渣、黄腐酸钾、糖蜜生产碳钾肥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工艺得以实现:
一种碳钾肥及其制备方法,先将海藻20份-30份、木薯渣20份-30份、糖蜜5份-10份堆放发酵,发酵成熟后加入黄腐酸钾5份-10份进行滚筒造粒的成品。
其中,所述海藻为浒苔、海带、马尾草中的一种或几种,经烘干后水分控制在5%以内,经干式球磨机进行粉碎,粉碎到30-60目。
其中,所述的木薯渣为木薯提取完淀粉的残渣。
其中所述的发酵为有氧发酵,将海藻、木薯渣、糖蜜进行研磨,使其混合均匀,堆放后进行发酵,2-5天后温度升高到55℃,进行翻堆降温,温度保持稳定在30-35℃,若温度偏高则需要继续翻堆并喷洒水雾进行降温,待肥料松软(需要5-15天),继续陈化5-10天,即可。
其中所述成品中含生物有机碳20-40%,氧化钾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碳钾肥及其制备方法,先将海藻22份、木薯渣25份、糖蜜6份研磨使其混合均匀,堆放后进行发酵,2天后温度升高到55℃,进行翻堆降温,通过翻堆和喷洒水雾,使温度保持稳定在30-35℃,10天后肥料松软,继续陈化8天后,加入黄腐酸钾10份进行滚筒造粒。
实施例2:一种碳钾肥及其制备方法,先将海藻25份、木薯渣20份、糖蜜5份研磨使其混合均匀,堆放后进行发酵,3天后温度升高到55℃,进行翻堆降温,通过翻堆和喷洒水雾,使温度保持稳定在30-35℃,6天后肥料松软,继续陈化7天后,加入黄腐酸钾5份进行滚筒造粒。
实施例3:一种碳钾肥及其制备方法,先将海藻20份、木薯渣30份、糖蜜8份研磨使其混合均匀,堆放后进行发酵,2天后温度升高到55℃,进行翻堆降温,通过翻堆和喷洒水雾,使温度保持稳定在30-35℃,5天后肥料松软,继续陈化10天后,加入黄腐酸钾8份进行滚筒造粒。
实施例4:一种碳钾肥及其制备方法,先将海藻25份、木薯渣25份、糖蜜10份研磨使其混合均匀,堆放后进行发酵,5天后温度升高到55℃,进行翻堆降温,通过翻堆和喷洒水雾,使温度保持稳定在30-35℃,15天后肥料松软,继续陈化5天后,加入黄腐酸钾6份进行滚筒造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艳秋,未经胡艳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29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