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三层分布式动态调度的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93058.9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4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腾云慧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君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37 | 代理人: | 吴敏珍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三层 分布式 动态 调度 识别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三层分布式动态调度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前端人脸识别一体机获取待识别的人脸图像,并将待识别的人脸图像与存储在前端人脸识别一体机本地的人脸数据库中的人脸数据进行比对识别,若人脸识别成功,则将人脸识别成功次数通过区域人脸识别模块上传给云端,并结束处理;若识别失败,则将待识别的人脸图像上传到区域人脸识别模块继续进行处理;
步骤2:区域人脸识别模块获取由所述前端人脸识别一体机上传的待识别的人脸图像,并将待识别的人脸图像与存储在区域人脸识别模块本地的人脸数据库中的人脸数据进行比对识别,若人脸识别成功,则将识别结果和待识别的人脸图像对应的身份信息下发给前端人脸识别一体机,前端人脸识别一体机将身份信息和待识别的人脸图像一并存储在前端人脸识别一体机本地的人脸数据库内;若识别失败,则将待识别的人脸图像上传到云端继续进行处理;
步骤3:云端获取由所述区域人脸识别模块上传的待识别的人脸图像,并将待识别的人脸图像与存储在云端的人脸数据库中的人脸数据进行比对识别,若人脸识别成功,则云端将人脸识别成功次数更新并保存,并将识别结果和待识别的人脸图像对应的身份信息下发给前端人脸识别一体机,前端人脸识别一体机将身份信息和待识别的人脸一并存储在前端人脸识别一体机本地的人脸数据库内;若人脸识别失败,则将识别结果下发给前端人脸识别一体机,并结束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层分布式动态调度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云端通过区域人脸识别模块将识别结果和待识别的人脸图像对应的身份信息下发给前端人脸识别一体机,且区域人脸识别模块存储待识别的人脸图像和对应的身份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层分布式动态调度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云端通过区域人脸识别模块将人脸识别失败的识别结果下发给前端人脸识别一体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层分布式动态调度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还包括云端通过动态调度完成对前端人脸识别一体机本地的人脸数据库内的人脸数据的存储数量进行调整,以使得前端人脸识别一体机存储的人脸数据的数量在存储上限以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三层分布式动态调度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调度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当云端接收到某个区域人脸识别模块和前端人脸识别一体机均不能成功识别的待识别人脸,而最终由云端成功识别出该待识别的人脸图像后,云端分别计算出待识别的人脸图像当天被成功识别的次数X、前一周内平均每天被成功识别的次数Y和前一个月内平均每天被成功识别的次数Z,并按公式①计算得到总平均成功识别次数m:
m=aX+bY+cZ------①
式中,0a,b,c1且a+b+c=1,
计算出总平均成功识别次数m后,云端对待识别的人脸图像所在的前端人脸识别一体机的所有人脸按总平均成功识别次数m进行按大小顺序排序,并将排序结果下发给前端人脸识别一体机,前端人脸识别一体机根据排序结果删除人脸图像,完成人脸数量的动态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三层分布式动态调度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前端人脸识别一体机当前存储的人脸数量小于预设的下限值,则不删除人脸图像;若大于等于预设的下限值,则前端人脸识别一体机将所述排序结果的倒数排名若干数量的人脸删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三层分布式动态调度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数排名若干数量为倒数排名后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腾云慧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腾云慧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305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