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火花伺服加工轴换向周期和过冲幅度的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93206.7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04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万符荣;吴国兴;吴强;倪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电加工机床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1/00 | 分类号: | B23H1/00;B23H1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陈昊宇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火花 伺服 加工 换向 周期 幅度 测定 方法 | ||
1.一种电火花伺服加工轴换向周期和过冲幅度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驱动电极位移使之与工件发生接触
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电压伺服控制系统控制伺服加工轴使伺服加工轴端部的电极移动至与工件具有一间隙,并在电极和工件之间施加一电压,该电压为直流电压;
然后,驱动伺服加工轴,使所述电极继续朝向工件移动;当电极与工件接触后向系统发出一短路信号,系统停止伺服加工轴的移动;
第二步、确定电极与工件的实际接触位置
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人工操作伺服加工轴,使电极移动至接近工件时停止;
然后,系统驱动伺服加工轴以一第一速度缓慢移动电极,使之与工件接触;此时施加于电极与工件之间的电源短路,发出短路信号给系统;系统执行回退命令,电极以第一速度反向移动,在电极脱开工件的瞬间发出不短路信号给系统;当系统接收到不短路信号时,记录此时伺服加工轴的位置坐标数据,同时继续回退一段距离,使电极与工件保持一间隙;
之后,自动重复以上动作N次,N为大于1的正整数,将取得的N个数据取平均值后得到的坐标值确认为电极与工件的实际接触位置;
第三步、开始测量
以一快于所述第一速度的第二速度重复第二步,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系统驱动伺服加工轴以所述第二速度朝向工件移动,当电极移动至系统的显示设备上的坐标值=0时,停止动作,此时电极的实际位置未到达该坐标值的位置;
然后,继续正向移动电极,使之接触工件,并记录接收到电极与工件之间的电源短路信号时的坐标差值L1及时间差值T1;
随后,反向移动电极,直至系统接收到电极与工件之间的电源不短路信号时,将该时间差值记录为T2;
重复上述动作M次,M为大于1的正整数,记录数值取平均值后分别得到L1’、T1’以及T2’,其中L1’为多个坐标差值L1的平均值,T1’为多个时间差值T1的平均值,T2’为多个时间差值T2的平均值;
所述伺服加工轴的换向周期T=T2’-T1’,过冲幅度L=L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于第二步中,确定电极与工件的实际接触位置,并将该坐标值设为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于第三步中,系统驱动伺服加工轴朝向工件移动电极,以第二速度移动至系统的显示设备上的坐标值=0时,将时间清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速度为1mm/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速度为2~200m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电加工机床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电加工机床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320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