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油层套管传导地下热能的热能传导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93437.8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5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刘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达道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T10/30 | 分类号: | F24T10/30 |
代理公司: | 常德宏康亿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9 | 代理人: | 田雪姣 |
地址: | 415000 湖南省常德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油层 套管 传导 地下 热能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油层套管传导地下热能的热能传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利用油层套管传导地下热能的热能传导装置包括提拉结构、支撑结构、多个连接结构、换热结构和连接头,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两个限位板和两个连接板;多个所述连接结构圆周阵列设于一个所述限位板上;所述换热结构包括换热管、橡胶圈、多个通孔和连接通道,两个所述限位板上均设有多个圆周阵列分布的用于引流的所述通孔,所述连接结构与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板上的所述通孔导通,用于油浴换热的所述换热管靠近所述橡胶圈的一端的截面为“十”字形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利用油层套管传导地下热能的热能传导装置具有换热效率高、换热质量好、设备检修维护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油层套管传导地下热能的热能传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地热能源得到了运用,地热钻井是用于地热蒸气和地热水的钻井,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地热能是一种新的洁净能源,通过利用油层套管传导地下热能的热能传导装置将地热能转换为油液的热能,然后加热后的油液传导至热能利用设备将热能转换为可利用的其他能量。
然而传统的利用油层套管传导地下热能的热能传导装置对热能的利用效率低,占用空间大,传统的换热管道螺旋分布,换热管道较长,在使用过程中损坏后检修维护不够方便快捷,维护不够灵活。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利用油层套管传导地下热能的热能传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换热质量好、设备检修维护效果好的利用油层套管传导地下热能的热能传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利用油层套管传导地下热能的热能传导装置包括:提拉结构;
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连接于所述提拉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两个限位板和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对称设有两个所述连接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提拉结构的底端设有两个所述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背离所述提拉结构的一端为半圆形结构;
多个连接结构,多个所述连接结构圆周阵列设于一个所述限位板上;
换热结构,所述换热结构设于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所述换热结构包括换热管、橡胶圈、多个通孔和连接通道,两个所述限位板上均设有多个圆周阵列分布的用于引流的所述通孔,所述连接结构与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板上的所述通孔导通,同一所述限位板上的所述通孔通过弧形结构的所述连接通道导通,背离所述连接结构的一个所述限位板上设有导通与所述通孔的所述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与所述换热管抵触,所述换热管背离所述橡胶圈的一端的端部为圆柱体结构,且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换热管之间螺纹连接,用于油浴换热的所述换热管靠近所述橡胶圈的一端的截面为“十”字形结构;
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贯穿于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通孔导通。
优选的,所述提拉结构包括固定板、多个拉杆,所述拉杆上设置限位槽和限位块,所述固定板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于所述限位板,其中一个所述拉杆固定于所述限位板,所述拉杆的一侧底端设有所述限位块,所述拉杆的另外一侧设有所述限位槽,相邻两个所述拉杆上的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卡合或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块卡合,所述限位块的高度小于所述拉杆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限位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为截面大小相同的梯形结构。
优选的,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的所述连接板上固定有用于对所述换热管进行防护的防护网格,所述防护网格为“U”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达道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达道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34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