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特异性识别Fe(III)的磁性纳米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93562.9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93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吴江渝;汪苏平;陈玉婷;曾小平;郑华明;郭庆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2 | 分类号: | C09K11/02;C09K11/06;G01N21/64;H01F1/42;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闭钊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异性 识别 fe iii 磁性 纳米 荧光 探针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特异性识别Fe(III)的磁性纳米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二氧化硅包覆的磁性纳米粒子分散在醇溶剂中,再加入硅烷偶联剂和氨水,反应完成后得到产物A;
(b)将产物A分散在醇溶剂中,再加入醛试剂和酸试剂回流反应,得到产物B;
(c)将产物B分散在醇溶剂中,再加入罗丹明酰肼和酸试剂回流反应,固液分离、洗涤即可;
步骤(a)反应液中二氧化硅包覆的磁性纳米粒子浓度为1-5g/L,硅烷偶联剂、氨水的用量分别相当于反应液体积的(0.5-2.0)%和(0.5-5)%;步骤(b)反应液中产物A的浓度为1-5g/L,醛试剂与产物A的质量比为10-30:1;步骤(c)反应液中产物B的浓度为1-5g/L,罗丹明酰肼与产物B的质量比为1-15:1;
所述磁性纳米粒子具体为Fe3O4,所述醇溶剂具体为乙醇,所述硅烷偶联剂具体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醛试剂具体为乙二醛,所述酸试剂具体为乙酸,所述罗丹明酰肼具体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还加入了水,水与醇溶剂的体积比为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c)反应时间均为8-16h,反应期间不停搅拌,所得产物离心分离后洗涤多次,洗涤所使用的溶剂选自水、醇溶剂中的至少一种。
4.按照权利要求1-3任意一种方法制得的特异性识别Fe(III)的磁性纳米荧光探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356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