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贵金属单原子分散型净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93884.3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3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秦高梧;李松;饶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42 | 分类号: | B01J23/42;B01J23/44;B01J37/03;C01B32/4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宁佳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贵金属 原子 分散 净化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的一种贵金属单原子分散型净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包括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97~99.99%纳米金属氧化物载体与0.01~3%贵金属。方法过程为:取纳米金属氧化物载体,将其分散于贵金属盐溶液中,形成混合溶液,取铵盐溶液,采用共沉淀法,生成贵金属负载于载体表面的前驱体;按质量配比,前驱体∶金属粉=1∶(1~100),将二者混合,并进行煅烧,生成热处理后前驱体,经洗涤烘干后,制得贵金属单原子分散型净化催化剂。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催化剂中贵金属为单原子分散型,方法加工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H2脱除率高,具有极高稳定性,可保持连续使用60h不失活,且CO的耗损较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稳定用于高浓度CO气体中去除H2的催化剂材料,尤其涉及一种活性物质为高负载量的单原子分散的Pt、Pd等贵金属,载体为TiO2、Al2O3等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乙二醇主要用于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防冻剂、不饱和聚酯树脂(UPR)、润滑剂、增塑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炸药等,用途十分广泛,同时涤纶产业链重要的一环。目前全球乙二醇有多种生产工艺,按生产原料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即乙烯制和煤基合成气草酸酯制,前者根据乙烯来源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石脑油裂解制乙烯、乙烷裂解制乙烯(石油伴生气、页岩气)和煤制甲醇制乙烯,而后者煤基草酸酯制目前则多用于我国。在我国,乙二醇进口量大,对外依存度高。截止至2016年,我国共拥有乙二醇产能约824万吨,共生产乙二醇528万吨,其中煤制乙二醇约95万吨,同时进口量为757万吨,进口依赖度高达59%。综合我国国情、世界能源需求、生产成本、环境保护等多种因素考虑,煤基草酸酯制乙二醇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煤基草酸酯制乙二醇的主要过程是以煤为原料得到合成气后,再分离提纯得到CO和 H2,其中CO通过催化偶联合成草酸酯,再与H2进行加氢反应制得乙二醇,同时该法还可以得到其他具有经济价值的草酸、草酰胺、碳酸二甲酯等副产物。该工艺流程短、中间环节少、成本低,是国内关注度最高的煤制乙二醇技术。使用极高纯度的CO是该技术中制备草酸酯步骤的关键之一,有利于降低在羰基化反应中发生的副反应,增加草酸二甲酯、乙二醇的纯度及减少重要中间体-亚硝酸甲酯的损失,因此可降低乙二醇的生产单耗。但是,目前工业中分离提纯合成气的方法主要有深冷蒸发和变压吸附(PSA)。PSA方法制得的CO纯度较深冷蒸发法高,纯度最高可达99.5%。无论是深冷蒸发还是变压吸附的方法得到的CO气体中,均含有一定量的H2,其含量依不同分离工艺可达102~104ppm。这些微量的H2可与亚硝酸甲酯反应形成副产物,显著影响乙二醇的生产成本。目前,用于PSA-CO分离气后端的脱氢催化剂主要是Pd/Pt-MOx/Si(即贵金属钯/铂纳米颗粒负载于过渡金属氧化物/硅颗粒)负载型催化剂。由于CO可吸附于Pd、Pt颗粒表面,形成催化剂CO中毒现象,因此,一般脱氢催化剂在这个反应背景下均具有脱氢活性较低、稳定性较差的缺点。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频繁更换催化剂或原位再生,成本较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些脱氢催化剂也会一定程度催化CO 发生氧化,造成CO原料气的损耗,进一步增加了生产成本。
包括现有技术的CO脱氢净化用Pd催化剂失活后的原位再生方法,具体步骤包括:通入 N2吹扫去除催化剂表面的吸附物;通入O2对催化剂表面的团聚Pd进行氧化;通入HCl或者 Cl2对活性组分进行再分散;通入H2还原进行脱氯处理完成再生。再生过程在脱氢反应装置中原位发生,不需要额外搭建装置。经再生处理后的催化剂,其Pd金属分散度以及催化效果明显提高,选择性可以恢复到新鲜催化剂的80%以上,H2可以脱除至100ppm以下。该再生方法主要应用于工业CO气体脱氢净化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38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