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体行为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94196.9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6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顾威庭;马骏杰;方嵘;皇甫江涛;叶生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 |
主分类号: | G16H40/60 | 分类号: | G16H40/60;G16H50/20;A61B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和长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4 | 代理人: | 周捷;周长兴 |
地址: | 2018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行为 惯性传感器 可分析数据 装置及系统 环境要求 身体状况 数据包括 数据对应 数据选择 信号阻挡 有效解决 段分析 有效地 震颤 佩戴 测量 观测 测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体行为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佩戴在人体各部位的惯性传感器获取的人体行为数据,其中,人体行为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行走类数据、震颤类数据、和走圆数据;根据人体行为数据选择可分析数据段;根据可分析数据段分析人体行为数据对应的人体行为是否存在异常;以及显示分析结果。通过本发明,可以有效地观测测试者的身体状况,确定是否有异常情况,并且,使用惯性传感器可以有效解决对测量环境要求高和信号阻挡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人体行为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人体行为是人和外界交互的最直观的反映,对人体行为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可判断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的内在特征,在医疗健康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现有的人体行为特征分析原理主要有光学原理、惯性传感器原理。其中,使用光学原理对病人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存在如下一些缺点:(1)对实验环境要求高,如光线要求、实验仪器摆放要求等;(2)人体动作会对佩戴的红外发射器产生阻挡效果,影响实验数据采集。而使用惯性传感器原理,也有如下一些不足之处:(1)数据采集对象主要是正常人,即对正常人的动作进行了数据采集和动作识别;(2)对特征的定量分析不足,即使存在,也没有考虑到病人的行为特征与正常人的区别之处,将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测量精度往往不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行为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解决上述提及的至少一个问题。
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人体行为数据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佩戴在人体各部位的惯性传感器获取的人体行为数据,其中,人体行为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行走类数据、震颤类数据、和走圆数据;根据人体行为数据选择可分析数据段;根据可分析数据段分析人体行为数据对应的人体行为是否存在异常;以及显示分析结果。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人体行为数据的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佩戴在人体各部位的惯性传感器获取的人体行为数据,其中,人体行为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行走类数据、震颤类数据、和走圆数据;选择单元,用于根据人体行为数据选择可分析数据段;分析单元,用于根据可分析数据段分析人体行为数据对应的人体行为是否存在异常;以及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分析结果。
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人体行为数据的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的人体行为数据的处理装置以及佩戴在人体各部位的惯性传感器。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对佩戴在人体各部分的多个惯性传感器获取的人体行为数据选择后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观测测试者的身体状况,确定是否有异常情况。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人体行为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采用数据插值算法对数据进行插值处理过程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人体行走数据及其数据片段选择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人体抬脚数据及其数据片段选择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图4选择的数据片段的抬脚高度计算结果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人体震颤数据及其数据片段选择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图6选择的数据片段的震颤频率计算结果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图6选择的数据片段的震颤幅度计算结果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人体开步动作数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41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