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电动车防拉拽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96478.2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1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鑫;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普斯迪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电动车 防拉拽 充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动车防拉拽充电桩,包括线缆拉拽感应机构,所述线缆包括用于充电的电缆和防拉拽钢丝绳,所述线缆拉拽感应机构包括轴座和拉杆,所述轴座设有活动腔和进气腔,所述拉杆的前端位于轴座的的活动腔内,所述进气腔的底部设有压力钢珠,所述进气腔的上部还设有调整螺母,所述调整螺母与压力钢珠之间还设有压力弹簧,所述拉杆的后部与活动腔之间填充有润滑油,所述轴座上还设有容纳有压力传感器的通槽,所述通槽与活动腔连通,所述拉杆的尾端设有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与防拉拽钢丝绳为牵引连接。本发明能够在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操作失误造成充电桩的拉拽进行及时报警和中断处理,确保充电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充电配套设备,尤其涉及防 拉拽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逐渐成为时代的宠儿。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电动汽车存在航程能力不足的问题,为提高电动汽车续航能力,通常需要及时快速对电池进行充电以满足长程运行,但由于充电时间过长或者操作者操作不当时,会对充电枪进行拖拽造成电路故障,甚至直接导致充电桩枪断裂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电动车防 拉拽充电桩,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在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操作失误造成充电桩的拉拽进行及时报警和中断处理,确保充电安全。
为实现以上的技术目的,本发明将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电动车防 拉拽充电桩,包括充电柜和通过线缆与充电柜连接的充电枪,所述线缆通过插接方式与充电柜活动连接,还包括线缆拉拽感应机构,所述线缆包括用于充电的电缆和防拉拽钢丝绳,所述线缆拉拽感应机构包括轴座和拉杆,所述轴座设有供拉杆容纳的活动腔和与活动腔连通的进气腔,所述进气腔的两端贯通,所述拉杆的前端位于轴座的的活动腔内,且拉杆前端与进气腔连通,所述进气腔的底部设有压力钢珠,所述进气腔的上部还设有调整螺母,所述调整螺母的底端与压力钢珠之间还设有压力弹簧,所述拉杆的尾端的侧壁与轴座活动腔的侧壁之间通过密封组件密封,所述拉杆的后部与活动腔之间填充有润滑油,所述轴座上还设有容纳有压力传感器的通槽,所述通槽与活动腔连通,所述拉杆的尾端设有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与防拉拽钢丝绳为牵引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通槽为与活动腔连通的柱状空间,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压紧弹簧顶在通槽的上端开口处,所述压紧弹簧的下端还连接有调整螺母,所述调整螺母通过旋入和旋出调整弹簧压力。
作为优选,还包括铰接杆和连接块,所述铰接杆一端与轴座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拉杆的尾端和铰接杆的中部连接,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与防 拉拽钢丝绳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拉杆的尾端与轴座之间还设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与轴座和拉杆的两个接触面之间分别设有外密封环和内密封环。
作为优选,所述充电柜上还设有与压力传感器信号连接的声光报警器。
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有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充电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拉拽感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充电柜1、充电枪2、线缆3、拉拽感应机构4、轴座5、拉杆6、进气腔7、活动腔8、压力钢珠9、压紧弹簧10、调整螺母11、通槽12、压力传感器13、铰接杆14、连接块15、密封套16、密封环17。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非限制性地公开了本发明所涉及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的新能源电动车防 拉拽充电桩,包括充电柜,通过线缆与充电柜连接的充电枪以及线缆拉拽感应机构,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普斯迪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普斯迪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64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网络融合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
- 下一篇:充电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