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充气轮胎轮辋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96563.9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5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朱健鹏;安丰永;孙远镇;孟照宏;辛浩波;宋美琴;史彩霞;翟明荣;徐楠楠;潘川;孟庆华;李衍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1/02 | 分类号: | B60B21/02;B60B21/12;B23P1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刘雁君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气 轮胎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充气轮胎轮辋结构及使用方法,轮辋结构为卡槽式结构,通过对轮辋设置螺旋孔道、螺旋丝柱体及钢片增强非充气轮胎与轮辋的结合力,大幅提高行驶安全性。本发明的非充气轮胎轮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并且使用的部件成本低廉,可实现轮辋的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轮胎轮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非充气轮胎轮辋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轮胎技术领域中,轮胎与轮辋间的固定是行驶安全性的一项关键技术,这项技术的可靠性关系到轮胎的行驶安全性,传统充气轮胎与轮辋的贴合和固定主要是依靠充气后气压的作用力实现的,而非充气轮胎无气压,所以与轮辋间固定的可靠性成为非充气轮胎发展的关键技术,这项技术关系到非充气轮胎的行驶安全性,也决定了非充气轮胎是否可实现推广。
目前非充气轮胎与轮辋的固定难点主要在于:第一,非充气轮胎无内压,与轮辋结合处无法利用内部压力与轮毂紧密贴合;第二,轮胎为动态件,在高频滚动过程中普通卡槽结构极易损坏或脱离;第三,非充气轮胎由于材料自身特点,可能会出现自身的胀大现象,胀大后直径变大,与轮辋之间出现较大空隙造成脱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充气轮胎轮辋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对轮辋结构的改造,增强非充气轮胎与轮辋的结合力,大幅提高行驶安全性。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采取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一种非充气轮胎轮辋,所述轮辋为卡槽式结构,所述轮辋外表面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凸台,凸台边缘设置纵沟,所述凸台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带有螺旋丝的孔洞,相邻凸台之间形成的凹槽中均匀分布若干螺旋丝柱体;所述螺旋丝柱体上固定有若干层钢片,所述钢片上钻有若干交错布置孔洞。
所述轮辋结构生产时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制造带凸台的轮辋;
第二步、在凸台上钻设带有螺纹丝的孔洞,在凹槽底部钻设带有螺纹丝的孔洞直到钻透;
第三步、在轮辋的反面用合适尺寸的螺丝拧入一定的深度形成若干螺旋丝柱体,并将钻有孔洞的多层钢片依次进行固定;
第四步、生产非充气轮胎时液体原料进入模具,液体原料在流动过程中进入凸台内部与螺旋丝结合咬紧,并将钢片及螺旋丝柱体全部包裹覆盖并结合咬紧。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高度不低于5mm,其设置数量可根据需要增多或减少。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上设置的带有螺纹丝的孔洞,其设置数量可根据需要增多或减少。
进一步地,所述钢片在固定前需进行前处理。钢片边缘打磨至圆滑,钢片表面用砂轮打磨至表面粗糙,并刷涂液体聚氨酯胶黏剂。
进一步地,所述钢片尺寸小于凹槽底部长宽,所述钢片数量可根据需要增多或减少。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丝柱体穿过最外层钢片的长度不低于1mm。
进一步地,所述钢片上钻设的孔洞,其数量不少于4个,其中三个孔洞用于固定钢片,其余用于液体原料的通过,且多层钢片上孔洞交错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轮辋所有表面均进行粗糙化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轮辋结构在使用时,应当确保原材料处理前和注入液体原料过程中无气泡产生,否则气泡在钢片与原料间会形成初始破坏点,在动态运动过程中出现非充气轮胎与轮辋的脱离,可采用短时间抽真空的方法进行脱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非充气轮胎轮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并且使用的部件成本低廉,可实现轮辋的批量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65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刹车功能的麦克纳姆轮
- 下一篇:一种电驱桥轮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