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碎料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96720.6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9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谭远燊;叶芳荣;朱冠潮;罗伟波;蒋三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中南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5/00 | 分类号: | H01B15/00;B03B4/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29728 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碎料分离装置,包括破碎机构、运输机构、摇床分离机构以及除尘机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支架、机壳、固定切刀、旋转切刀组件以及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破碎机构和摇床分离机构之间通过运输机构实现物料的输送;所述摇床分离机构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侧的摇床、偏心摆动机构、以及设于底座内部的第二驱动机构和鼓风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废弃线缆通过破碎机构切割成颗粒混合物,颗粒混合物在鼓风气流的吹动下颗粒混合物中颗粒与颗粒之间更均匀的分散在摇床上,减少粘结,再结合偏心摆动机构对摇床的进一步振动分离,实现废弃线缆的中金属的自动化回收,金属颗粒物与塑料颗粒物的分离效果好,收回收益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回收利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碎料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线缆在经过高电流电压流动灼烧损坏或者在生产加工中因过失而造成无法使用的就会成为废旧线缆,为回收废旧线缆内的铜,需要将废旧线缆打碎成颗粒状,然后再利用分离筛选机构将铜颗粒和塑料进行分离处理,但是现有技术中物料的粉碎与分离是分开的,需要人工进行物料的运输,增加了劳动成本,降低分离效率,而且在碎料、运输、分离的过程中会产生金属和塑料粉尘,严重影响车间的生产环境以及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还有现有的分离筛选机构分离效果一般,塑料分离出来后,还夹杂着的铜颗粒,大大减少了回收收益。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碎料分离装置,旨在能够实现废料线缆中金属的自动化回收,提高分离效果,增加回收效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碎料分离装置,包括破碎机构、运输机构、摇床分离机构以及除尘机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支架、机壳、设于机壳内的固定切刀、旋转切刀组件以及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机壳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旋转切刀组件相对固定切刀转动实现对物料的破碎;所述机壳的上下两端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破碎机构和摇床分离机构之间通过运输机构实现物料的输送;所述摇床分离机构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侧的摇床、偏心摆动机构、以及设于底座内部的第二驱动机构和鼓风机构,所述底座通过偏心摆动机构与摇床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偏心摆动机构运动实现对摇床的振荡;所述摇床的两端设置有塑料出料口和金属出料口,所述鼓风机构用于对摇床的中部进行鼓风;所述除尘机构用于对破碎机构、摇床分离机构实现除尘。
具体的,所述摇床包括上盖、下底架、以及设置在上盖和下底架之间的筛板,所述筛板包括板架、均风网以及网布,所述网布和均风网分别设置在所述板架的上下两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设置为中空结构,其纵截面为“凸”字形,所述塑料出料口和金属出料口分别设置在上盖的前后两端,所述上盖的上方设置有一个与上盖形状相适配的槽体,所述槽体的中部设置有一个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的出口端竖向设置有一个楔形出料通道,所述楔形出料通道的进口端与槽体固定连接,其出口端上设置有阻隔帘,所述槽体与上盖通过防尘布连接。
优选的,所述偏心摆动机构包括偏心轴、设置在底座外侧的轴承座、固定设置在摇床底部的固定座,所述偏心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偏心轴的偏心端与轴承座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轴承座通过连杆与固定座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和摇床之间还设置有防尘布和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多块弹性连接片,所述弹性连接片用于连接底座和下底架。
优选的,所述鼓风机构包括鼓风机和鼓风口,所述鼓风机通过导管与鼓风口连接,所述鼓风口朝向摇床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运输机构包括第一导辊、第二导辊、输送带、第三驱动机构以及两个相对且倾斜设置的导轨,所述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导轨的两端,所述输送带绕设在第一导辊与第二导辊之间,所述第一导辊通过第三驱动机构带动输送带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中南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中南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67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